时间: 2025-05-08 04:3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32:43
原文展示:
早发上东门 綦毋潜 〔唐代〕
十五能行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染洛阳尘。
白话文翻译:
十五岁就能西行进入秦地,三十岁时却无家可归,成了漂泊的路人。 命运不让我遇到贤明的君主,我这布衣只能在洛阳的尘土中空自沾染。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綦毋潜,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其诗多表现个人遭遇和对时世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三十岁时,感慨自己未能得到重用,漂泊无依,对命运的安排感到无奈和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作者十五岁时的远行能力和三十岁时的无家可归,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诗中的“时命不将明主合”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未能遇到贤明君主的遗憾,而“布衣空染洛阳尘”则进一步以洛阳的繁华与自己的无所作为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在中年时对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和对命运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十五能行西入秦”指的是什么? A. 作者十五岁时就能西行进入秦地 B. 作者十五岁时就能东行进入秦地 C. 作者十五岁时就能北行进入秦地 D. 作者十五岁时就能南行进入秦地
诗中“布衣空染洛阳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洛阳繁华的向往 B. 对洛阳繁华的无奈 C. 对洛阳繁华的厌恶 D. 对洛阳繁华的喜爱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