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1:07
祝英台近 端午寄仙品妹
作者: 孙云凤 〔清代〕
绣帘垂,朱户静,庭午柳阴直。
阶下榴花,独自忍攀摘。
那堪艾虎悬丝,鬓绒贴胜。
空凝望海天空阔。
总休说。
犹记葵扇题诗,钗映越罗雪。
拈枝流光,眉翠总成结。
负他两度熏风,几番梅雨,想怀抱也应非昔。
全诗翻译:
绣帘垂下,朱红的门静悄悄的,正午的庭院里柳树的阴影笔直地投射着。
台阶下的石榴花,我独自忍耐着不去攀摘。
那怎么能忍受艾草和虎符悬挂的丝线,鬓发上贴着的绒毛更加显得美丽。
只是在空中凝望那辽阔的海天,感到无比宽广。
不再提起那些往事。
犹记得葵扇上写的诗句,钗子映照着越罗雪般的美丽。
轻轻拈起那枝头的流光,眉头上的翠色也因此而成结。
背负着两次的熏风,经历了几番的梅雨,想要怀抱的那份情感也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孙云凤是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她的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柔情与思念,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端午节前后,诗人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绘,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
《祝英台近 端午寄仙品妹》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端午节的氛围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展现了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开篇的“绣帘垂,朱户静”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午后,给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感觉。而“阶下榴花,独自忍攀摘”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想要享受眼前的美丽,又不愿意打破这种宁静。
接下来的“那堪艾虎悬丝,鬓绒贴胜”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艾草和虎符的结合,不仅传达了节日的气氛,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空凝望海天空阔”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渺小,诗人在广阔的天地中感到无所依托,进而引出对过往的思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巧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最后一句“想怀抱也应非昔”则是对过往的追忆与归属感的淡淡叹息,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亲友的思念、对节日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女性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诗中“绣帘垂”意指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安静的环境
c) 温暖的回忆
“想怀抱也应非昔”表达了什么感情?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事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虽然主题不同,但两者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刻的情感,表现出对生活与过往的珍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