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4:17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
作者:岑参 〔唐代〕
夫子傲常调,诏书下徵求。
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
逸足何骎骎,美声实风流。
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
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
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
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
前日在南县,与君上北楼。
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
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
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
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朋友王绮相聚的情景,诗人以自谦的语气描述了自己的才华与志向,表达了对王绮的钦佩。诗中讲述了他们的相识和共游的愉快时光,描绘了冀州的美丽景色和饮酒作乐的情景,尽显友谊的温暖与愉悦。尽管醉酒后心中充满忧愁,但诗人仍希望能与朋友再相聚,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友谊的珍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真,号青山,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职于西北边疆,对大漠风光和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其诗作多表现豪放、奔放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岑参在冀州的客舍里,他与好友王绮有着深厚的友谊,因而写下此诗以寄托思念,表达对美好友情的向往与留恋。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饮酒作乐、游玩冀州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友人相聚的美好画面。诗中不仅有对王绮的赞美与钦佩,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名士的羡慕之情。
在写作风格上,岑参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场景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美。诗中提到的梨花、鸣鸠、箜篌等意象,不仅增加了视觉与听觉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
通过对酒的描写,诗人表达了醉后狂歌的豪情与酒醒后的忧愁,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同时,诗的最后几句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友谊的期待与对过往时光的珍视,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动。
逐句解析:
夫子傲常调,诏书下徵求。
诗人以“夫子”自谦,表示自己并非普通人,且被朝廷征召。
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
知道王绮有志向去见皇帝,准备马匹前往西周。
逸足何骎骎,美声实风流。
赞美王绮的马奔跑得多么快,才华横溢,风流倜傥。
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诗人自谦自己的学识与才华,写作时总是灵感不断。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
王绮的家庭多么显赫,难以与之匹敌。
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
王绮的伯父中有四五位都是诸侯,显现出家族的显赫。
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
回忆起初次相遇时,正好在王绮的家乡贝丘。
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
互相欣赏,兴致勃勃地一同前往冀州。
前日在南县,与君上北楼。
前几天在南县,与王绮一起登上北楼。
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远处的野外看不见山影,太阳正在落入草地。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
客舍的梨花盛开,花丛中传来杜鹃的鸣叫。
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南边邻居的酒已酿好,有女子在弹奏箜篌。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
醉酒后偶尔狂歌,醒后却满心忧愁。
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
主人不相识,这里难以久留。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
我的家在终南山下,适合与王孙游玩。
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相聚,期待在澧水上的孤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谊与醉酒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谁?
“白日落草头”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人希望再次与王绮相聚,主要是在什么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