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4:55
磬冷坛空落日斜,当年曾驻众神车。
通灵殿圮凌空柱,断臂人如解语花。
移地轴,量恒沙,各凭思辩领风华。
平生未礼西方佛,却拜倾城雅典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空旷冷清的坛子,夕阳斜照,曾经这里有众神车驾驻留。通灵殿已经毁坏,凌空的柱子断裂,仿佛那些失去手臂的人就像是会说话的花朵。移动地轴、量取恒沙,都是各自凭借思考与辩论来领略风华。虽然我一生没有向西方的佛陀敬礼,但却向美丽的雅典娜虔诚膜拜。
杨启宇,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闻名,作品多涉及哲学与历史的交融,风格清新而富有个性。
这首诗创作于对古代文化与现代思想碰撞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与对美的向往。
《鹧鸪天 其十三》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现代古诗,诗中通过对空旷坛子和神灵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作者以“磬冷坛空落日斜”开篇,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这不仅是对物质空间的描绘,更是对精神状态的反映。接着,诗人提到“通灵殿圮凌空柱”,让人联想到神秘而又辉煌的过去,如今已不复存在,形成鲜明对比。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断臂人如解语花”则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出那些失去希望与力量的人们依然在努力沟通的状态,展现出一种坚韧与美丽。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平生未礼西方佛,却拜倾城雅典娜”结束,展现出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与选择,表达了对智慧与美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与平仄,语言简练却意蕴深邃,体现了现代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哲理思考,传达了对文化、智慧与美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深刻而温柔的理解。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断臂人”象征什么?
诗人最后提到的“雅典娜”是哪个文化中的神?
杨启宇的《鹧鸪天 其十三》与杜甫的《登高》都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倾向于个人的哲理与选择,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与时代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