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3: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55:53
祝英台近
作者:张祥河 〔清代〕
暝云低,凉雨骤,碧落挂龙尾。
飒飒吹来,琴上海涛沸。
不知深院通潮,一湾流出,犹浸到亚阑花底。
正吟倚。溪童贳酒才归,洗盏绿浮蚁。
浅酌高歌,都为遣愁计。
是谁下了湘帘,早开新霁,又听取暮蝉嘶起。
昏暗的云层低垂,凉爽的雨水急骤而下,碧空如同挂着龙尾的帆。
阵阵风吹来,琴声与海涛交融,激荡不已。
不知道深院中的潮水在涌动,一湾清流流出,还是浸润着花底。
正倚着吟唱,溪边的孩子刚刚归来,洗盏中的浮蚁漂浮着。
浅饮高歌,都是为了消愁的计策。
是谁拉下了湘帘,早早迎来了新天的明媚,又听见黄昏的蝉声嘶鸣。
作者介绍
张祥河,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风景与抒发情感,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借助雨、潮、酒等意象传达内心的愁绪。
《祝英台近》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下的孤独与思索。开篇“暝云低,凉雨骤”,通过天气变化反映诗人内心的忧郁,营造一种沉重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飒飒吹来”描写风声与海涛的交融,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感。
诗中“溪童贳酒才归”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溪边的孩子带回的酒不仅是现实的映射,也象征着诗人对欢乐与逃避的渴望。对于“浅酌高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酒的亲近,更是诗人通过饮酒来消愁的手段,折射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末尾的“是谁下了湘帘”与“暮蝉嘶起”相结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希望的失去,给人以深思。整首诗清新而富有层次,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诗中的意象交织,展现出生命的无常与思考的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暝云低,凉雨骤”描绘了怎样的天气?
诗人通过“溪童贳酒才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浅酌高歌”中“浅酌”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