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4:06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作者: 杨冠卿 〔宋代〕
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
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
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
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
饥饿来临,我怎能忍受?我试图振作起身,唱着商族的颂歌。
如今的人们对这些不闻不问,政务是否能在悬崖上有所作为?
你像那只龟,拖着尾巴,劝你不要渡过这条河。
一旦失足而去,又怎能再得这般轻盈的舞姿?
“商颂”指的是《诗经》中对商朝的颂扬,表示对历史的追溯与情感的寄托。龟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智慧和长寿的象征,与“曳尾”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提示人们在面对危险时应小心谨慎。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时事感慨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矛盾突出,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焦虑感,反映了对时局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无奈。开篇以“饥来讵堪忍”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生存的焦虑。接着“振履商颂歌”则展示出诗人试图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振奋自己,然而随着“时人不料理”,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
诗中“政可著岩阿”的提问,暗示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安。此时,诗人又用“喻龟且曳尾”这一形象,提醒自己在复杂的社会中应谨慎行事。最后一句“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让人感受到失去机会后的惋惜和对自由舞动的向往,情感沉重而又深刻。
整首诗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深思,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对政治无能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个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挣扎,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商颂”指的是哪一时期的文化?
“喻龟且曳尾”中的“龟”象征什么?
诗人对时人态度的看法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