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3:04
原文展示:
送人之耒阳 毛奇龄 〔清代〕 湖北湖南水尽浮,杜鹃啼歇过衡州。 几重高峡穿天下,万里平江入汉流。 念母徐生终去魏,思乡王粲故依刘。 少陵古墓依然在,酹酒荒原无限愁。
白话文翻译:
湖北湖南的水域都显得漂浮不定,杜鹃的啼声在衡州渐渐停歇。 几重高耸的峡谷穿透天际,万里平坦的江水汇入汉江。 思念母亲的徐生最终离开魏国,思乡的王粲依然依附于刘。 少陵的古墓依旧存在,在荒原上洒酒祭奠,无限的愁绪。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清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是他在送别友人前往耒阳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诗人个人可能面临离别之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旅途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北湖南的水域、杜鹃的啼声、高耸的峡谷和平坦的江水,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沉的氛围。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如徐生和王粲的典故,以及对杜甫墓地的提及,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最后,通过“酹酒荒原无限愁”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忧虑和对离别的无限愁思,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愁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忧虑和对离别的无限愁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少陵古墓”是指谁的墓地?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诗中的“念母徐生终去魏”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徐福 B. 徐庶 C. 徐敬业 D. 徐光启
诗中的“思乡王粲故依刘”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安石 B. 王勃 C. 王粲 D. 王维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