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隋炀帝》

时间: 2025-07-29 22:26:18

诗句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

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

龙舟及凤{榻木换舟},无岁不游适。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

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

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

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

群盗遂蜂起,土地日紧蹙。

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

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2:26:18

原文展示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
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
龙舟及凤榻木换舟,无岁不游适。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
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
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
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
群盗遂蜂起,土地日紧蹙。
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
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隋炀帝在位时的奢靡生活与最终的失败。起初,他作为储君时,运用智谋,虽然隐秘而狡诈;当他掌握大权后,反而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无论是龙舟还是凤榻,每年都在水上游玩,享受生活。离宫别殿中,沉迷于淫乐与享受。设酒宴请各国宾客,共有三十个国家的使者参加。贵族与权臣们都对他俯首称臣。他亲自出征辽国,奢侈至极。最终,盗贼蜂起,土地日益紧张。即便如此,他仍然昏庸,不知悔悟,谏言者遭到诛杀。危机悄然降临,兵刃相向,令人震惊。到头来,不肖之人何其多,国破身亡。

注释

  1. 储贰:指储君或接班人。
  2. 大器:指重大器物,这里比喻大权。
  3. 龙舟、凤榻:龙舟指豪华的船只,凤榻指奢华的床榻,象征奢侈的生活。
  4. 淫佚:沉迷于淫乐与享乐。
  5. 紫舌与黄支:紫舌指贵族,黄支指权臣,形容他们的权力地位。
  6. 亲驾:亲自出征。
  7. 群盗:指盗贼,象征社会动乱。
  8. 肘腋:指近臣,身边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讽刺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关注社会政治,充满对当时统治者的批判。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对隋炀帝的历史反思时期。隋炀帝的奢靡与暴政成为后代诗人借以警示的对象,卫宗武通过此诗揭示了统治者的腐败与最终的覆灭。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隋炀帝的生平为线索,通过对其奢华生活与政治失误的描写,展现了帝王权力的虚幻与脆弱。诗中开篇以“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引入,展现了隋炀帝在尚未掌权时的智谋与狡诈,暗示其性格的复杂性。而后,随着他掌握实权,奢侈的生活方式逐渐暴露,诗人以“龙舟及凤榻木换舟,无岁不游适”描绘了他无尽的游乐与享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奢靡风气。

在描写宴会场景时,诗人提到“三十国”使者的聚会,突显了隋炀帝的权力与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权力的脆弱,因其依赖于外部的虚假繁荣。随着诗篇推进,社会的动荡逐渐显现——“群盗遂蜂起,土地日紧蹙”,预示着隋炀帝失去民心,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

结尾部分“身亡而国覆”,更是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总结了隋炀帝的悲剧,警示后人权力的腐败与个人的无能。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方其为储贰:指他作为继承人时的机智与狡诈。
    • 用智固已谲:表明他在关键时刻的聪明与深思熟虑。
    • 龙舟及凤榻:奢华的象征,显示他的享乐生活。
    • 快意事淫佚:沉迷于享乐,缺乏节制。
    • 置酒燕要荒:设宴款待外宾,奢侈而荒唐。
    • 紫舌与黄支:贵族与权臣对他的臣服,反映权力结构。
    • 亲驾两征辽:亲自出征,显示其对战争的迷恋。
    • 群盗遂蜂起:社会动荡,民众不满。
    • 惛犹不知悟:对危机的无知与麻木。
    • 不肖孰甚焉:最终的失败与国破。
  2.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隋炀帝的奢华与最终的覆灭。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气势和情感。
    • 象征:龙舟与凤榻象征权力与享乐。
  3.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反映隋炀帝的奢靡生活与政治失误,揭示了权力的虚幻与脆弱,警示后人应警惕奢侈与腐败。

意象分析

  1. 龙舟:象征着权力的奢华与享乐。
  2. 凤榻:代表着皇权的极致享受。
  3. 宴会:体现社交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4. 群盗:象征社会的不安定与动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隋炀帝在位时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什么?
    A. 节俭
    B. 奢华
    C. 普通

  2. 诗中提到的“三十国”是什么含义?
    A. 代表国家的数量
    B. 代表对外交流
    C. 代表权力的集中

  3. 隋炀帝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A. 国强民富
    B. 身亡而国覆
    C. 功成名就

答案: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虽然风格不同,但均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隋唐诗词研究》
  3. 《卫宗武生平与创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刘和州戏赠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偶成十八韵寄微之 初出蓝田路作 病起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 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长安偶咏…寄太原李相公 十二时行孝文 相和歌辞。挽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索垢指瘢 酹奠 砥兵砺伍 青字旁的字 宪艺 平看 悬猙素飡 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铃子 風字旁的字 卧雪眠霜 保境安民 身字旁的字 切合时宜 包含昼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