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28
翠玉光中藤拄杖,
绿去丛里竹提舆。
幽寻是处堪盘泊,
绝胜当年五马车。
在翠玉般的光辉下,手拄藤杖,
竹子掩映中,绿意渐去,提着轿子。
隐秘的地方正适合停留,
比起当年的五马车,实在更加胜过。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绝胜当年五马车”暗示了一种对比,五马车作为古代高贵出行的象征,暗示作者对于当时喧嚣生活的反思与超然。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其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该诗作于隐逸生活的环境中,反映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超脱与反思。
《宣妙寺偶成》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远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中通过描绘翠玉般的光辉、藤拄的杖和竹提的轿子,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诗人借自然的美景表达内心的隐逸情怀,表现出对浮华世界的超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首联“翠玉光中藤拄杖”用“翠玉光”形容自然界的美好,暗示着一种清新的生活态度;而“藤拄杖”则体现了诗人的年迈与稳重,似乎在说他在这份美好中依然保持着一份内敛与深思。次联“绿去丛里竹提舆”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绿意逐渐消退,突显了时间的流逝,竹提舆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诗的后两句“幽寻是处堪盘泊,绝胜当年五马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出诗人对宁静之地的向往,强调这里的美胜过曾经的奢华生活,反映出一种对浮华的反思与超然的境界。
整体来看,卫宗武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富有深意的自然场景,揭示了人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比宁静与奢华,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中“翠玉光”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五马车”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竹提舆”代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