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49
幽人非嗜石,适意在嶙峋。
万形何足多,一卷未为贫。
山奚必泰华,水奚必海滨。
藏珠川乃媚,韫玉璞足珍。
傥存丘壑意,可障世俗尘。
烟霞从此生,自足怡性真。
隐士不喜好石头,适意的心境在于那嶙峋的山石。
万种形态又何必多呢,一卷书卷也未必贫乏。
山的美丽为何一定要与泰华山相较,水的美丽为何一定要与海边相较?
在江河中藏珠子才显得妩媚,蕴藏玉石的璞玉才更显珍贵。
如果能够拥有山丘和沟壑的意境,便能遮蔽世俗的尘嚣。
烟霞从这里生出,便足以让心性获得真正的愉悦。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多隐居以避世,卫宗武以隐士的身份,表达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和野渡家园杂兴》是一首表达隐士情怀的诗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开篇以“幽人”自称,表明了自己的隐士身份,接着通过“适意在嶙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认为心境的舒适与自然的奇特形态息息相关。接下来的“万形何足多,一卷未为贫”,则是对人们追求物质繁华的反思,强调精神世界的丰富远胜于物质的多样。
诗中“山奚必泰华,水奚必海滨”两句,质疑了人们对名山大川的崇拜,指出美丽并不局限于名山大川,而是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真挚的美。最后的“烟霞从此生,自足怡性真”则是诗人自我安慰和对生活的满足,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带来的内心宁静。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深邃的哲思,表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是一首富有灵性与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比外界的繁华更为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幽人非嗜石”是什么意思?
“万形何足多,一卷未为贫”强调了什么?
诗中的“烟霞从此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答案:1-B,2-B,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不仅能理解《和野渡家园杂兴》的诗意,还能深入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