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2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6:15
原文展示:
清老画双溪壁以诗谢之 王炎 〔宋代〕
老夫哦诗耸两肩,落笔不停称腹稿。 缘诗写出无声句,画史追之谁得到。 为予壁上留真迹,水墨纖穠任挥扫。 石根竹树极萧森,中著羽虫疑叫噪。 虽然画意不画形,形意两全方笔老。 熟视时时自首肯,从旁见者皆称好。 师言此亦吾余事,佛祖玄关须探讨。 未宜直说色是空,不著色空斯见道。
白话文翻译:
我这位老者吟诗时耸起双肩,笔下不停,心中已有腹稿。 因诗而写出无声的句子,画史中谁能追得上这境界。 在墙上为我留下真迹,水墨的细腻与浓重任由挥洒。 石根下的竹树极其萧瑟幽深,中间点缀着羽虫,仿佛在叫噪。 虽然画中意趣不拘于形,但形与意兼备才是老练的笔法。 仔细观看时,自己频频点头,旁观者也都称赞不已。 老师说这也是我的余事,佛与祖的玄妙之门还需深入探讨。 不宜直接说色即是空,不执着于色与空才能见真道。
注释:
诗词背景:
王炎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这首诗是王炎对某位画家在其居所墙壁上作画的感谢之作。诗中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画家在墙壁上作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技艺的赞赏。诗中“老夫哦诗耸两肩”描绘了诗人专注吟诗的形象,而“画史追之谁得到”则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极高评价。诗人认为画家的作品不仅形意兼备,而且蕴含深奥的哲学思考,如“未宜直说色是空,不著色空斯见道”所示,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哲学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老夫哦诗耸两肩”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A. 轻松自在 B. 专注吟诗 C. 疲惫不堪 D. 心不在焉
“画史追之谁得到”表达了诗人对画家技艺的什么评价? A. 一般 B. 极高 C. 不屑 D. 无所谓
诗中“未宜直说色是空”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什么理解? A. 万物皆空 B. 不应简单地将万物视为空 C. 色即是空 D. 空即是色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