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7:5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7:54:17
西江月(十二之十二)
作者:张伯端 〔宋代〕
牛女情缘道合,
龟蛇类秉天然。
蟾乌遇朔合婵娟。
二气相资运转。
本是乾坤妙用,
谁能达此深渊。
阳阴否隔却成愆,
怎得天长地远。
这首诗描绘了牛郎与织女的情缘,强调他们的命运是天定的。龟与蛇象征自然的规律,月亮与乌鸦的相遇则代表着阴阳的交合。宇宙间的二气相互作用,运转不断。其实这一切都是天地间的奥妙,然而又有谁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呢?阳光与阴影的隔绝使得情感产生了误解,难道我们就不能寻求永恒的爱情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牛郎织女的故事源于《诗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象征着忠贞的爱情。诗中提到的蟾蜍与乌鸦,源自古代对月亮与黑暗的象征。
作者介绍:
张伯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涉及自然与人情的结合。他的诗作多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了诗人思考的重要主题。诗中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命运的感慨。
这首《西江月》的主题围绕着爱情与命运的辩证关系展开。张伯端通过牛郎织女这一传统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运用龟蛇、蟾乌等意象,巧妙地将自然哲学与人情世故结合在一起,强调了阴阳的平衡与和谐。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二者的命运相合,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人生深渊的思考,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诗中“谁能达此深渊”一语,透露出一种对智慧与理解的渴求,似乎在质疑人们是否真的能够理解这一切的奥秘。而“阳阴否隔却成愆,怎得天长地远”的结尾,表达了对爱情长久与距离隔阂的感慨,给人以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人类对爱情与命运的永恒追寻,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探讨了爱情与命运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对命运无奈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牛郎织女的故事来自于哪一部经典?
诗中提到的“二气”指代什么?
“谁能达此深渊”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张伯端的《西江月》及其深刻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