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0:37
玳瑁梁间燕乳,沈香槛外莺稀。
新桐初引拂墙枝。杨柳三眠似醉。
池水暗浮花涨,屏山静掩春归。
绿阴如梦忆人时。消损春魂剩几。
在瑰丽的玳瑁梁上,燕子在喂养幼雏;而在香气四溢的窗外,黄莺却稀少得可怜。新生的桐树轻轻拂动墙边的枝条,杨柳在微风中似乎醉了,三次沉沉入睡。池水暗暗地浮起了繁花,屏风后,春天的归来显得格外宁静。绿荫如梦,令人思念那段人间的时光;春天的灵魂究竟还剩下多少呢?
本诗中提到的“沈香”与“杨柳”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代表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思念。
赵尊岳(1849—1922),字文华,号云松,晚号秋水,近代诗人,生于江苏,曾任教职。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特别是在描写春夏景色方面颇具造诣。
本诗创作于赵尊岳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借写春景来抒发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西江月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开篇以“玳瑁梁间燕乳”引入,展现了春日中燕子喂雏的温暖场景,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接着,诗人通过“沈香槛外莺稀”的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感伤。
“新桐初引拂墙枝”描绘了新生的桐树与墙体的亲密接触,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生机;“杨柳三眠似醉”则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杨柳的柔美与恬静,传达出春风轻拂下的宁静氛围。
“池水暗浮花涨”与“屏山静掩春归”则暗示了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诗人似乎在叹息美好时光的短暂。最后一句“消损春魂剩几”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尽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浸透着对人生的感慨和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展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与时光的深刻思考。
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中提到的“玳瑁”是什么?
诗中“杨柳三眠似醉”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最后一句“消损春魂剩几”的意思是?
李白《月下独酌》与赵尊岳的《西江月 其二》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孤独和洒脱,而赵尊岳则透出一丝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