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禅者》

时间: 2025-04-28 04:17:52

诗句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

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7:52

原文展示:

答禅者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白话文翻译:

在五老峰相遇时,我们无话可说,只用眼神交流。南宗和北祖都是如此,天上人间又有谁能问出真相?山中僧人静静披着片片云雾,像用铁刀般凉爽地削去鬓边的丝发。闲来无事,不要学汤从事的那样,抛下袈裟,背弃自己的本师。

注释:

  • 五老峰:指的是某个山峰,象征性地点。
  • 扬眉:意指用眼神而不是言语进行交流。
  • 南宗北祖:指禅宗南宗和北宗,代表不同的禅宗思想。
  • 山衲:指山中修行的僧人。
  • 铁刀:形容削发的工具,意指剃发的凉意。
  • 汤从事:指汤显祖,曾弃袈裟而去,意在劝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以其禅宗诗歌著称,作品多涉及佛教思想,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禅宗兴盛时期,诗人通过与禅者的交流,表达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个人修行的感悟。

诗歌鉴赏:

《答禅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禅宗诗。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禅者的默契与深思。在五老峰的相遇中,诗人通过无言的交流,传达了禅宗对语言的超越,强调了内心的觉悟。南宗与北宗的提及,暗示了禅宗的两大流派,反映了禅宗思想的博大精深。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述山中生活,披云而行,象征着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境界。同时,诗中提到的汤从事,是对那些背弃师道的人们的警示,诗人以此表明自己对本师的忠诚与追求真理的决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中,诗人与禅者在五老峰相遇,尽管没有言语,目光却传达了心灵的契合。
    • 第二联中,提到南宗北祖,表达了禅宗的统一性与深奥性。
    • 第三联以“山衲”自称,描绘出一种隐士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自然的依恋。
    • 第四联则通过对汤显祖的提及,强调了修行者应当坚定信念。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仗,如“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与象征的运用,让读者能感受到禅宗哲理的深邃。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行者的内心追求,强调了对真理的渴望与对师道的坚守。

意象分析:

  • 五老峰:象征着高洁的境界,代表修行的地方。
  • 云片片:象征着轻盈与自在,表现出一种脱俗的生活状态。
  • 铁刀:象征着剃发的决心,意指对世俗的抛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宗北祖”代表什么?

    • A. 不同的宗教
    • B. 禅宗的两个流派
    • C. 两位历史人物
    • D. 自然景观
  2. 诗人提到的“汤从事”是对什么行为的警示?

    • A. 学习礼仪
    • B. 背弃师道
    • C. 远离世俗
    • D.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同样探讨隐逸与自然。
  • 皎然的《夜泊牛渚怀古》:表现对历史与人事的沉思。

诗词对比

  • 齐己与王维的作品都渗透着深厚的禅意,但齐己更多强调个人的内心觉醒,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诗歌史》
  • 《唐代禅宗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清平乐·风鬟雨鬓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金缕曲·赠梁汾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采桑子·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精确农业 乙字旁的字 应远 邑字旁的字 根深固本 鸣鼓而攻之 民讼 至字旁的字 瘴乡恶土 宝瑛 铁马金戈 云程发轫 成千论万 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