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1:2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1:26:45
原文展示:
秘阁舒职方知舒州 杨亿 〔宋代〕
西昆册府控千庐,铅笔多年校鲁鱼。 厌享双鸡太官膳,贪乘五马使君车。 明光书省辞青琐,天柱仙坛访紫书。 祇恐政成抛印绶,携家深入白云居。
白话文翻译:
在藏书丰富的西昆册府中,我掌控着无数的书房,多年来用铅笔校对文字如同鲁鱼般细致。 厌倦了享受太官膳中的双鸡美食,贪恋乘坐五马使君车的快感。 离开了明光书省的青琐门,前往天柱仙坛寻找神秘的紫书。 只怕政绩成就后会抛下官印和绶带,带着家人深入白云深处隐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擅长写诗和骈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杨亿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官场和隐居两种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和隐居两种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西昆册府控千庐”和“铅笔多年校鲁鱼”描绘了诗人在官场的学问生涯,而“厌享双鸡太官膳,贪乘五马使君车”则表达了对官场奢华生活的厌倦。后两句“明光书省辞青琐,天柱仙坛访紫书”和“祇恐政成抛印绶,携家深入白云居”则转向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官场和隐居两种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西昆册府”指的是什么? A. 藏书丰富的地方 B. 宫廷 C. 道教圣地 D. 隐居的地方
诗中的“铅笔多年校鲁鱼”比喻什么? A. 校对文字非常细致 B. 享受美食 C. 乘坐豪华马车 D. 寻找神秘经典
诗中的“厌享双鸡太官膳”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学问的追求 D. 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的“祇恐政成抛印绶”表达了什么? A. 对官职的放弃 B. 对隐居生活的决心 C. 对自由的向往 D. 对学问的追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