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乌夜啼·檐角楠阴转日》

时间: 2025-07-27 14:44:49

诗句

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

鹧鸪声里霜天晚,叠鼓已催衙。

乡梦时来枕上,京书不到天涯。

邦人讼少文移省,闲院自煎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44:49

原文展示

乌夜啼·檐角楠阴转日
——陆游 〔宋代〕

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
鹧鸪声里霜天晚,叠鼓已催衙。
乡梦时来枕上,京书不到天涯。
邦人讼少文移省,闲院自煎茶。

白话文翻译

在檐角的楠树阴影下,阳光渐渐转移,楼前的荔枝树正开着花。
在鹧鸪的鸣叫声中,霜天的傍晚渐渐来临,鼓声已经催促着衙门的公差。
乡愁常常在枕上浮现,来自京城的书信却远在天涯无影无踪。
乡里的官司少了,文书也都移交到省里,闲暇的院子里我自己煮茶消遣。

注释

字词注释:

  • 檐角:屋檐的角落。
  • 楠阴:楠树的阴影。
  • 荔子:荔枝,夏季水果,开花时节。
  • 鹧鸪:一种鸟,鸣声清脆。
  • 霜天:霜降的天气,通常表示秋冬季节。
  • 叠鼓:指衙门的鼓声,催促官员上任。
  • 乡梦:对故乡的梦境与思念。
  • 京书:京城来的书信。
  • 邦人:指地方百姓。
  • 讼少:官司少,意味着社会安宁。
  • 文移省:文书被移交到省级单位。
  • 闲院:闲静的院落。
  • 煎茶:煮茶,指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涉及典故,但可引申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创作了大量诗歌,风格多样,尤其以抒发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闻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力衰弱。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心系故乡,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诗中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篇通过描绘檐角的阳光与楼前的荔枝花,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但随着鹧鸪的鸣叫声响起,霜天的傍晚悄然降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乡梦常常在梦中浮现,而来自京城的书信却遥不可及,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无情。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乡里安宁的生活状态,讼少文移省,反映了地方治理的良好,但在闲暇的生活中,诗人却感到无比孤独,闲院自煎茶,似乎在逃避现实的烦恼。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檐角楠阴转日:描绘了日照下的宁静场景,阳光透过楠树的阴影。
  • 楼前荔子吹花: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展现出来,表现了自然的美好。
  • 鹧鸪声里霜天晚:声音与时间的结合,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暗含忧伤。
  • 叠鼓已催衙:官场的忙碌与催促,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压力。
  • 乡梦时来枕上:乡愁的涌现,表现了思乡之情。
  • 京书不到天涯:书信的无尽遥远,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邦人讼少文移省:地方治理良好,反映了社会的安宁。
  • 闲院自煎茶:最后转向个人的生活,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与自然景象结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 对仗:如“乡梦”与“京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思乡之情。
  • 拟人:用“鹧鸪声”表现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乡愁与官场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现实生活的反思,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楠阴:象征着宁静与庇护。
  • 荔子: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鹧鸪声:暗示着离别与时光流逝。
  • 乡梦:象征着归属感与思乡之情。
  • 闲院:代表着安宁与内心的独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檐角楠阴”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乡梦时来枕上”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官场的热爱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提到的“叠鼓已催衙”意味着什么?
    a) 官场的繁忙
    b) 乡村的安宁
    c) 诗人的闲适生活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春天
  2. a) 对故乡的思念
  3. a) 官场的繁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早发白帝城》——李白:描绘了自然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白在表达思乡之情时,陆游通过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强调了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李白则常常通过豪放的意象,展现出对故乡的壮丽回忆。两者在风格与情感上都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展示了对故乡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读》

通过这样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乌夜啼·檐角楠阴转日》的诗意与情感。

相关查询

盛山十二诗。茶岭 盛山十二诗。胡卢沼 盛山十二诗。桃坞 盛山十二诗。梅谿 盛山十二诗。宿云亭 盛山十二诗。绣衣石榻(为温侍御置) 盛山十二诗。竹岩 盛山十二诗。流杯渠 盛山十二诗。隐月岫 西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讪铄 印累绶若 卖扑 蜂腰鹤膝 包含淹的成语 臣字旁的字 美人蕉 毛字旁的字 包含迦的词语有哪些 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动于衷 知人料事 鹵字旁的字 意脉 沉静寡言 马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搬石砸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