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友赠藓花冠》

时间: 2025-07-12 00:06:54

诗句

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

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

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

会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06:54

原文展示:

山友赠藓花冠
作者: 项斯 〔唐代〕

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
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
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
会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尘世的污浊让我白发渐生,惭愧于你所赠的青藓花冠。我这一生未能闲适自在,整天戴着这个花冠恐怕是困难的事情。最好是在松树的阴影下挂着,或者是在石头上安然入睡。最终我会去寻找道士,让他为我插上花冠,绕着霜坛而行。

注释:

  • 尘污:指世俗的污浊事物。
  • 华发:白发,象征年老或失去生气。
  • 青藓冠:以青藓编织的花冠,用于表达清雅与自然的情趣。
  • 道士:指修道的人,通常与道教相关。
  • 霜坛:指道教的祭坛,常用于道教的仪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富有哲理,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作者在接到朋友赠送的藓花冠后,感慨自己身处尘世的困扰而生出的感想,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友赠藓花冠》通过描绘藓花冠的象征意义,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开头两句,诗人以“尘污出华发”自谦,显示出对生活的反思与惭愧,表现出一种对年华流逝的遗憾。接着,诗人以“此身闲未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因现实的种种束缚而难以实现。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安宁,期待与道士相会,寻求一种超脱尘世束缚的生活方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尘污出华发:世俗的污染使得我的头发渐渐变白。
  2. 惭君青藓冠:我对此感到惭愧,因为你赠予我这样美好的青藓花冠。
  3. 此身闲未得:我这一生并没有实现闲适的状态。
  4. 终日戴应难:整天戴着这个花冠大概是困难的。
  5. 好就松阴挂:最好的状态是在松树的阴影下悬挂着。
  6. 宜当枕石看:在石头上安然入睡是理想的状态。
  7. 会须寻道士:最终我会去寻找道士。
  8. 簪去绕霜坛:让道士为我插上花冠,环绕着霜坛而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藓冠”比作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清雅与自然。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纷繁尘世中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藓冠:象征清新与自然,代表一种理想的无忧生活。
  • 松阴:松树的阴影,代表宁静与安逸的环境。
  • 霜坛:道教的祭坛,象征寻求超脱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污出华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失落
    C. 欢乐
    答案:B

  2. “青藓冠”象征着什么? A. 名利
    B. 清雅与自然
    C. 权力
    答案:B

  3. 诗人希望在哪里安眠? A. 在城市
    B. 在松阴下
    C. 在家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隐逸之情。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饮酒抒发孤独与豪情,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蕙兰芳 虞美人 六丑 水龙吟(海棠) 丑奴儿 大酺 木兰花 齐天乐 四园竹 宴清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躬体力行 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混迹 糟糠不厌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涣若冰释 平均地权 長字旁的字 落纸云烟 黍字旁的字 功崇德钜 心字底的字 气结尾的成语 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来古 足字旁的字 修起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