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苏处士归西山》

时间: 2025-04-26 10:27:11

诗句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

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

深林蝉噪暮,绝顶客来稀。

早晚重相见,论诗更及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11

原文展示:

送苏处士归西山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
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
深林蝉噪暮,绝顶客来稀。
早晚重相见,论诗更及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南方游历有什么意义呢?带着一只空空如也的箱子归来。坚守道义安然处世,心中无意改变这白色的衣裳。深林中,蝉鸣声在傍晚时分响起,山顶的客人越来越少。早晚再相见时,可以再次吟咏诗篇,聊到细微之处。

注释:

  • 南游:南方游历,指作者前往南方的旅行。
  • 何所为:何以为之,做什么呢。
  • 一箧又空:一只箱子又是空的,表示旅行没有收获。
  • 守道:坚守道理和原则。
  • 白衣:表示清白和无欲无求的生活。
  • 深林蝉噪:指深林中的蝉鸣,营造一种安静的氛围。
  • 绝顶:山的最高处。
  • 客来稀:来访的人少,表达孤独的感觉。
  • 早晚重相见:期待未来再次见面的情感。
  • 论诗更及微:吟诗时可以谈论微妙的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可知其诗作多为抒情,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项斯与友人苏处士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山林的祝福和惜别之情。苏处士选择隐居,代表了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送苏处士归西山》是一首写别离、抒发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南游何所为”引人入胜,表达了对友人南方游历的思考,似乎在问:这样的旅行究竟有什么意义?接着,诗人感慨自己带回的只有一只空箱,暗示了游历的无果与失落,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第二联“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坚持,愿意守住内心的宁静与纯洁,而不为物质与名利所动。这里的“白衣”不仅是外表的清白,更是心灵的纯净,体现了诗人追求高尚道德的理想。

接下来的“深林蝉噪暮,绝顶客来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图景,深林中的蝉鸣声在暮色中显得尤为清晰,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绝顶来访的人少,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孤独感,仿佛在暗示着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清净。

最后两句“早晚重相见,论诗更及微”带着一丝希望与期待,友人之间的情谊在时间的流逝中不会被遗忘。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依然可以在未来相聚时品味诗歌的细腻与深刻,传递出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游何所为:质疑南方旅行的意义,表达对旅途的迷茫。
  2. 一箧又空归:旅途归来,收获寥寥,感到失落。
  3. 守道安清世:坚持道德,安然处世,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无心换白衣:内心无欲,保持纯净,体现隐居生活的理想。
  5. 深林蝉噪暮: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营造氛围。
  6. 绝顶客来稀:山顶人迹罕至,暗示孤独。
  7. 早晚重相见:期待未来重聚,表达友谊的长久。
  8. 论诗更及微:吟咏诗歌,探讨微妙之处,体现文化的深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形成工整的对仗。
  • 意象:深林、蝉鸣、山顶等意象,营造出宁静的隐逸氛围。
  • 象征:白衣象征清白无欲的生活,山顶象征高洁的志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南游:象征追求与探索,但也暗示了无果。
  2. 白衣:象征清白与内心的纯净。
  3. 深林:象征隐逸的自然环境,宁静而孤独。
  4. 蝉噪:象征夏天的生命力与孤独感。
  5. 绝顶:象征高远的志向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项斯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白衣”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荣华
    • B. 清白与无欲无求
    • C. 战士的荣耀
    • D. 学者的风范
  3. “早晚重相见,论诗更及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希望
    • C. 愤怒
    • D. 孤独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送苏处士归西山》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显沉重与悲凉,而后者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友谊的珍视。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现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情感基调偏向于忧伤,而项斯的诗则更多的是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温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合欢曲 其二 合欢芍药二首奉教作 其一 合欢牡丹三首应教作 其三 合欢牡丹三首应教作 其二 合欢牡丹三首应教作 其一 合欢带 周澹园纳姬扬州 合欢咏 合欢诗五首 其五 合欢诗五首 其四 合欢诗五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句比字栉 卤字旁的字 严秋 摛艳 倒社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耒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伟绩丰功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形影相守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弹冠相庆 情面难却 打破砂锅璺到底 列列 竹字头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