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一叶下林表》

时间: 2025-04-28 15:59:01

诗句

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

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

蜡屐径来堂上,倚杖然长啸,万里看云涛。

逸兴浩无际,安得驾灵鳌。

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

江山如传,古来阅尽几英豪。

回首只今何在,举目依然风景,此意属吾曹。

欲去重惆怅,松径冷萧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9:01

原文展示:

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蜡屐径来堂上,倚杖然长啸,万里看云涛。逸兴浩无际,安得驾灵鳌。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江山如传,古来阅尽几英豪。回首只今何在,举目依然风景,此意属吾曹。欲去重惆怅,松径冷萧骚。

白话文翻译:

一片叶子从林梢落下,秋色遍布蘅皋。江风带着雨刚刚过去,天空是多么高远。穿着蜡屐直接来到堂上,拄着拐杖长啸,远望万里云涛。兴致浩荡无边,怎能驾着神龟遨游。感叹我的一生,在天地间不过如秋毫般微小。江山如同传说,自古以来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回首看现在何处,眼前依旧是那风景,这份意境属于我们这一代。想要离开却又感到惆怅,松林小径冷清萧瑟。

注释:

字词注释:

  • 林表:林梢。
  • 蘅皋: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
  • 蜡屐:涂有蜡的木屐,古代文人常穿的鞋。
  • 长啸:长声呼啸,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 灵鳌:神话中的巨龟,能载山。
  • 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微小的事物。
  • 吾曹:我们。

典故解析:

  • 灵鳌:出自《列子·汤问》,描述巨龟背负神山的故事,此处比喻超凡脱俗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字宗卿,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创作于秋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秋日的一次江边漫步后所作,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一叶下林表”等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壮美。诗人运用“蜡屐”、“长啸”等动作,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情感。诗中的“灵鳌”象征着诗人对超越现实的渴望,而“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浩瀚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叶下林表”:通过一片落叶,点出秋天的到来。
  • “秋色满蘅皋”:秋色遍布,增强了秋天的氛围。
  • “江风吹雨初过”:江风带着雨刚刚过去,描绘了具体的天气变化。
  • “天宇一何高”:天空高远,增强了诗的意境。
  • “蜡屐径来堂上”:诗人穿着蜡屐直接来到堂上,表现了诗人的随意与自在。
  • “倚杖然长啸”:拄着拐杖长啸,表达了诗人的豪情。
  • “万里看云涛”:远望万里云涛,展现了诗人的视野和胸怀。
  • “逸兴浩无际”:兴致浩荡无边,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 “安得驾灵鳌”:怎能驾着神龟遨游,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 “叹吾生,天地里,一秋毫”:感叹人生在天地间如秋毫般微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江山如传”:江山如同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 “古来阅尽几英豪”:自古以来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
  • “回首只今何在”:回首看现在何处,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
  • “举目依然风景”:眼前依旧是那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 “此意属吾曹”:这份意境属于我们这一代,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归属感。
  • “欲去重惆怅”:想要离开却又感到惆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
  • “松径冷萧骚”:松林小径冷清萧瑟,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灵鳌”比喻超凡脱俗的愿望。
  • 拟人:如“江风吹雨初过”中的“吹”赋予江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感慨,以及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一叶:象征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短暂。
  • 秋色:象征秋天的萧瑟和壮美。
  • 江风:象征自然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 天宇:象征宇宙的浩瀚和人生的渺小。
  • 灵鳌:象征超凡脱俗的愿望。
  • 秋毫:象征极微小的事物,比喻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灵鳌”象征什么? A. 超凡脱俗的愿望 B. 人生的短暂 C. 自然的永恒 D. 历史的变迁

  2. 诗中的“秋毫”比喻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人生的短暂 C. 自然的永恒 D. 历史的变迁

  3. 诗中的“蜡屐”是什么? A. 涂有蜡的木屐 B. 秋天的景色 C. 自然的永恒 D. 历史的变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丘崈《水调歌头·一叶下林表》: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感慨,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丘崈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丘崈的诗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哈密 秋日寄人 落花 括浙江潮候 居天柱山 寄题明月禅院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插的词语有哪些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反文旁的字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皿字底的字 反正还淳 口字旁的字 六出冰花 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餐松啖柏 墉城 目瞪口结 拦洪 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走之旁的字 势友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