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34:03
原文展示:
千秋岁·梅妆竹外 丘崈 〔宋代〕
梅妆竹外。未洗唇红退。酥脸腻,檀心碎。临溪闲自照,爱雪春犹带。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似恨谁能会。迟见江头盖。和鼎事,终应在。落残知未免,韵胜何曾改。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
白话文翻译:
梅花妆点在竹林之外。唇上的红色尚未褪去。脸颊如酥油般细腻,心中却如檀木般破碎。闲暇时临溪自照,喜爱那带着春意的雪。清晨走在沙路上,亭亭玉立,无人能比。似乎在恨谁能理解。迟迟不见江头的船帆。和鼎中的事情,终究会应验。落花虽知不可避免,但韵味依旧不减。醉梦中,随着香气欲渡过三山大海。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字宗卿,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的心境,通过对梅花、竹林、溪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妆点竹外为开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美丽的容颜和内心的破碎。诗中“临溪闲自照”一句,既表现了女子的自怜自爱,又隐含了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则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结尾的“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则充满了浪漫和梦幻的色彩,表达了女子对遥远和神秘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容颜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女子的孤独、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的自然景物与女子的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酥脸腻,檀心碎”形容了女子的什么特点? A. 美丽和痛苦 B. 孤独和期待 C. 自怜自爱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临溪闲自照”表达了女子的什么情感? A. 美丽和痛苦 B. 孤独和期待 C. 自怜自爱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表达了女子的什么向往? A. 美丽和痛苦 B. 孤独和期待 C. 自怜自爱 D. 对神秘远方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