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千秋岁·梅妆竹外》

时间: 2025-04-30 00:34:03

诗句

梅妆竹外。

未洗唇红退。

酥脸腻,檀心碎。

临溪闲自照,爱雪春犹带。

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

似恨谁能会。

迟见江头盖。

和鼎事,终应在。

落残知未免,韵胜何曾改。

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34:03

原文展示:

千秋岁·梅妆竹外 丘崈 〔宋代〕

梅妆竹外。未洗唇红退。酥脸腻,檀心碎。临溪闲自照,爱雪春犹带。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似恨谁能会。迟见江头盖。和鼎事,终应在。落残知未免,韵胜何曾改。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

白话文翻译:

梅花妆点在竹林之外。唇上的红色尚未褪去。脸颊如酥油般细腻,心中却如檀木般破碎。闲暇时临溪自照,喜爱那带着春意的雪。清晨走在沙路上,亭亭玉立,无人能比。似乎在恨谁能理解。迟迟不见江头的船帆。和鼎中的事情,终究会应验。落花虽知不可避免,但韵味依旧不减。醉梦中,随着香气欲渡过三山大海。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妆:指梅花妆,古代女子的一种妆容。
  • 酥脸:形容女子脸颊细腻如酥油。
  • 檀心:檀木之心,比喻心碎。
  • 临溪:靠近溪水。
  • 亭亭:形容女子身材高挑。
  • 无对:无人能比。
  • 和鼎事:指和鼎中的事情,比喻重要的事情。
  • 韵胜:韵味胜过。
  • 三山海:指神话中的三座仙山和海洋。

典故解析:

  • 梅妆:古代女子的一种妆容,源自唐代杨贵妃的故事。
  • 三山海: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和海洋,常用来比喻遥远或神秘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字宗卿,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的心境,通过对梅花、竹林、溪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妆点竹外为开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美丽的容颜和内心的破碎。诗中“临溪闲自照”一句,既表现了女子的自怜自爱,又隐含了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则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结尾的“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则充满了浪漫和梦幻的色彩,表达了女子对遥远和神秘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妆竹外:梅花妆点在竹林之外,形容女子美丽的妆容。
  2. 未洗唇红退:唇上的红色尚未褪去,形容女子妆容的持久。
  3. 酥脸腻,檀心碎:脸颊如酥油般细腻,心中却如檀木般破碎,形容女子外表美丽内心痛苦。
  4. 临溪闲自照:闲暇时临溪自照,表现女子的自怜自爱。
  5. 爱雪春犹带:喜爱那带着春意的雪,表达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6. 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清晨走在沙路上,亭亭玉立,无人能比,强化女子的孤独。
  7. 似恨谁能会:似乎在恨谁能理解,表达女子的无人理解的情感。
  8. 迟见江头盖:迟迟不见江头的船帆,表达女子的期待和失望。
  9. 和鼎事,终应在:和鼎中的事情,终究会应验,比喻重要的事情。
  10. 落残知未免,韵胜何曾改:落花虽知不可避免,但韵味依旧不减,表达女子对美好事物的坚持。
  11. 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醉梦中,随着香气欲渡过三山大海,充满了浪漫和梦幻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酥脸腻”、“檀心碎”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容颜和内心。
  • 拟人:如“爱雪春犹带”,将雪拟人化,赋予其春意。
  • 对仗:如“酥脸腻,檀心碎”,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容颜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女子的孤独、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的自然景物与女子的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妆:美丽的妆容。
  • 竹外:竹林之外,象征清幽的环境。
  • 酥脸:细腻的脸颊。
  • 檀心:破碎的心。
  • 临溪:靠近溪水,象征自怜自爱。
  • 沙路:清晨的沙路,象征孤独。
  • 亭亭:高挑的身材。
  • 三山海:神秘的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酥脸腻,檀心碎”形容了女子的什么特点? A. 美丽和痛苦 B. 孤独和期待 C. 自怜自爱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 诗中“临溪闲自照”表达了女子的什么情感? A. 美丽和痛苦 B. 孤独和期待 C. 自怜自爱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 诗中“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表达了女子的什么向往? A. 美丽和痛苦 B. 孤独和期待 C. 自怜自爱 D. 对神秘远方的向往

答案:

  1. A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孤独。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丘崈的《千秋岁·梅妆竹外》: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孤独,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婉约,丘崈的作品则更加清新脱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丘崈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创作风格。
  • 《李清照词选》:收录了李清照的词作,可以与丘崈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了解宋代诗人的不同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余谪居齐安寓郡东佛舍而制不得逾岁今冬遂移居因遣秬秸料理新居作诗示之 福昌杂咏五首 寓淮阳驿二首 腊日四首 读黄鲁直诗 元忠学士八兄耒离京师远蒙追送许惠服丹法托 春旱初雨 闻红鹤有感 读秦纪二首 赠无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充饱 父字头的字 娓娓可听 器质 聚光灯 说是弄非 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鸡蛋里找骨头 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鼻管 垂哀 满目凄凉 走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爿字旁的字 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如奈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