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0:40
赠王元之出知黄州
作者: 郭舆 〔宋代〕
杨花飞雪奈愁何,
且为湘纍赋九歌。
芳草不堪春鵙早,
荒林況复夜猿多。
风烟经眼怜新隔,
魑魅窥人喜乍过。
月落横江天柱杳,
云山寥寂想鸣珂。
杨花飞舞,白雪纷飞,我该如何面对这愁苦呢?不如为湘江吟唱《九歌》。芳草在春天的早晨,已经承受不住黄鹂的鸣叫,荒凉的森林中夜晚的猿声更是多得可怕。眼前的风烟让我怜惜着这新近的隔离,魑魅在暗中窥视着我,令人心中欢喜又惶恐。月亮已落入横江,天柱显得模糊遥远,云山的寥寂中我遐想着那鸣响的珂铃。
郭舆,宋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喜爱。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离别等主题。
此诗作于作者赠友王元之出任黄州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黄州地处偏远,象征着离愁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忧伤而又苍凉的意境。开头的“杨花飞雪奈愁何”,以春天的自然景象引入,既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是对即将面对的孤独的预示。“芳草不堪春鵙早”的诗句,传达了春天的来临却无法掩盖内心的失落,黄鹂的鸣叫如同时光的流逝,带走了曾有的欢愉。接下来的“荒林况复夜猿多”,将孤独感推向极致,夜晚的猿声更是令人感到凄凉与无助。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风烟经眼怜新隔”描绘出一种隔绝感,似乎在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生疏,而“魑魅窥人喜乍过”则引发了对内心恐惧的反思,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一切的情感在“月落横江天柱杳”中达到了顶点,月亮的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希望的渺茫,最后以“云山寥寂想鸣珂”作结,留下了对未来的无尽遐想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离别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对未来的迷茫,传达出一种苍凉的美感与哲思。
诗中“芳草不堪春鵙早”中的“春鵙”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雨
b) 黄鹂
c) 春天的风
“月落横江天柱杳”中的“天柱”指的是什么?
a) 大山
b) 江水
c) 天空的远方
诗人用“魑魅窥人”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恐惧与不安
c) 对自然的赞美
以上内容为《赠王元之出知黄州》的详尽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