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3: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42:16
游罗浮合掌岩 其一
作者: 释今佛 〔明代〕
连峰叠翠与云齐,中有前时隐士溪。
千岁未归华表鹤,一湾长绕紫芝畦。
陇头但见秦人少,山角空闻谢豹啼。
几度临风倍惆怅,不禁吟到夕阳西。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惆怅。连绵的山峰与白云相接,山中有隐士曾经居住的溪流。千年未归的华表鹤,悠然自得地在紫芝的田畦旁游荡。山坡上只见到秦人稀少的身影,而山角却空荡荡地听到谢豹的啼叫。每次在风中徘徊,心中难免感到惆怅,吟诵之时,夕阳已西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今佛,明代高僧,以诗文著称,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览罗浮山时,受山水之美和隐士生活的启发,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惆怅。
这首《游罗浮合掌岩 其一》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入胜。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面,连绵的峰峦与云彩相衬,令人感受到山的雄伟与自然的和谐美。隐士溪流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的灵动,也体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超然。千年未归的华表鹤,象征着理想与信念的坚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中间部分通过对秦人稀少的描写,衬托出环境的冷清与孤独,山角的豹啼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凉。这种孤独感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深思。在最后一句,夕阳西下,诗人不禁吟咏,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惆怅与感慨。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怀,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思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充满感伤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使得自然与情感相互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探讨了隐逸与世俗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游罗浮合掌岩 其一》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华表鹤”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理想与坚持
C. 自然的美
D. 现实的无奈
“几度临风倍惆怅”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失落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