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3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34:53
巉岩形势好跻攀,
粉堞高楼一望间。
自有天威临绝塞,
不因地险恃雄关。
冲云涧雪悬千丈,
扑马尘沙失万山。
哀角悲笳听渐近,
何堪落日照征颜。
这段险峻的山岩形势非常适合攀登,远处的粉墙高楼在视野中一览无余。这里自有天威降临这荒凉的边塞,并不是因为地势险要才倚仗这雄伟的关隘。冲击着云层的山涧和悬挂的雪峰高达千丈,骑马飞驰却让尘沙遮蔽了万山。哀伤的号角和悲壮的笳声渐渐传来,夕阳照在征途的面庞上,令人心绪难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嗣协,清代诗人,生于1736年,卒于1818年,字子恺,号白云山人,世称“顾白云”。其诗作多描绘山水景色,风格清新脱俗,擅长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出居庸关》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居庸关的壮丽景象,表达对边疆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征途艰辛的感慨。
《出居庸关》以其雄伟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全诗通过对巉岩、粉堞、高楼的描绘,展现了居庸关雄伟的地形。诗中“自有天威临绝塞”一句,凸显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不仅是对边塞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征服自然的反思。后面的“冲云涧雪悬千丈”则描绘出险峻的山川景象,而尘沙扑马的描写则展现了征途中的艰辛,形成了动与静、险与平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最后两句提到的“哀角悲笳听渐近”,让人联想到战斗的紧迫感与士兵的心情,不禁令人感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边塞自然的赞美与对征途艰辛的感慨,表达了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渺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巉岩”指代什么?
A. 平坦的道路
B. 陡峭的山岩
C. 高大的建筑
D. 宁静的湖泊
诗中提到的“哀角悲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平静
D. 希望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自然的伟力?
A. 冲云涧雪悬千丈
B. 不因地险恃雄关
C. 何堪落日照征颜
D. 自有天威临绝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