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感兴其三》

时间: 2025-07-31 16:45:43

诗句

裂素持作书。

将寄万里怀。

眷眷待远信。

竟岁无人来。

征鸿务随阳。

又不为我栖。

委之在深箧。

蠹鱼坏其题。

何如投水中。

流落他人开。

不惜他人开。

但恐生是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6:45:43

原文展示:

感兴其三
李白

裂素持作书。
将寄万里怀。
眷眷待远信。
竟岁无人来。
征鸿务随阳。
又不为我栖。
委之在深箧。
蠹鱼坏其题。
何如投水中。
流落他人开。
不惜他人开。
但恐生是非。

白话文翻译:

我撕下白纸写信,
准备寄出远方的思念。
我满怀期待等待回信,
可是一年过去,竟没人来。
大雁飞翔随阳光而去,
却不愿在我这里栖息。
信件只能放在深箱里,
虫子却在上面破坏了字迹。
不如将信投进水里,
让它漂流给他人去读。
我不在乎他人去读,
只怕会引起一些是非。

注释:

字词注释:

  • 裂素:撕开白纸。
  • 万里怀:远方的思念之情。
  • 眷眷:深切地期待。
  • 征鸿:指候鸟,象征远方的信使。
  • :栖息。
  • 委之:委托于,放置在。
  • 深箧:深箱,指盛放信件的地方。
  • 蠹鱼:指虫子,损坏信件的东西。
  • 生是非:引起争议。

典故解析:

  • 征鸿:大雁常在秋冬季节南飞,象征着迁徙和思念,常用以表达离别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四方,才情横溢,作品多表达豪情壮志、浪漫情怀及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白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漫长的等待中产生的焦虑与无奈。

诗歌鉴赏:

李白的《感兴其三》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等待的无奈。诗中通过写信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裂素持作书”,直接引入写信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急切的心情。接着,诗人对一年的等待感到失落,写出“竟岁无人来”,这种失落感与对友人的期盼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

“征鸿务随阳”一句,既有对候鸟的描写,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这里的“栖”字,既是对大雁栖息的期待,也反映了他对友人归来的渴望。而“委之在深箧”则暗示着信件的无用与被遗忘,令人感到心酸。

最后几句“何如投水中”至“但恐生是非”,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绝望,甚至有些悲观的情态。李白在此选择将信投水,不在乎他人如何解读,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裂素持作书:撕开了白纸,准备写信。
  2. 将寄万里怀:打算将这份思念寄往遥远的地方。
  3. 眷眷待远信:期待着远方的回信。
  4. 竟岁无人来:一年过去,却没有人来回信。
  5. 征鸿务随阳:大雁飞翔,随阳光而去。
  6. 又不为我栖:却不愿为我停留。
  7. 委之在深箧:只能放在深箱里。
  8. 蠹鱼坏其题:虫子在上面破坏了信的题目。
  9. 何如投水中:不如将信投水。
  10. 流落他人开:让它漂流给他人去读。
  11. 不惜他人开:我不在乎他人去读。
  12. 但恐生是非:只怕会引起纷争。

修辞手法:

  • 比喻:把大雁比作信使,表达思念之情。
  • 拟人:大雁被赋予了随阳光而去的能力,表现离别的无情。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失落,以及在孤独等待中的无奈与绝望。李白通过写信的方式,将情感寄托于文字,又因无人回应而感到悲伤,最终选择放下这种期待,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纸:象征着寄托情感的载体。
  • 大雁:象征着信使和思念。
  • 深箧:象征着被遗忘的情感和无奈。
  • :象征着流逝的时间和无情。

这些意象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孤独,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这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恐惧

  2. “征鸿务随阳”中的“征鸿”指的是? A. 一种水鸟
    B. 大雁
    C. 渔船
    D. 马

  3. 诗中提到的“深箧”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被遗忘的情感
    C. 旅行的行李
    D. 常用的书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李白的《感兴其三》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通过对兄弟的思念,反映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两者都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重山 凤仙花 小重山 用定山堂韵题顾横波小像 小重山 暮春 小重山 桂花 小重山 自涿州至琉璃河达京,和同行韵三首 其一 小重山 其五 小重山 其四 得友书 小重山 其三 小重山 其四 小重山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来未艾 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谬为 龙拏虎掷 刻明 舞剧 丿字旁的字 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耂字旁的字 雪烦 包含仙的词语有哪些 贼皮贼骨 根深叶茂 终食之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