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6: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6:45:43
感兴其三
李白
裂素持作书。
将寄万里怀。
眷眷待远信。
竟岁无人来。
征鸿务随阳。
又不为我栖。
委之在深箧。
蠹鱼坏其题。
何如投水中。
流落他人开。
不惜他人开。
但恐生是非。
我撕下白纸写信,
准备寄出远方的思念。
我满怀期待等待回信,
可是一年过去,竟没人来。
大雁飞翔随阳光而去,
却不愿在我这里栖息。
信件只能放在深箱里,
虫子却在上面破坏了字迹。
不如将信投进水里,
让它漂流给他人去读。
我不在乎他人去读,
只怕会引起一些是非。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四方,才情横溢,作品多表达豪情壮志、浪漫情怀及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李白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漫长的等待中产生的焦虑与无奈。
李白的《感兴其三》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等待的无奈。诗中通过写信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裂素持作书”,直接引入写信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急切的心情。接着,诗人对一年的等待感到失落,写出“竟岁无人来”,这种失落感与对友人的期盼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
“征鸿务随阳”一句,既有对候鸟的描写,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这里的“栖”字,既是对大雁栖息的期待,也反映了他对友人归来的渴望。而“委之在深箧”则暗示着信件的无用与被遗忘,令人感到心酸。
最后几句“何如投水中”至“但恐生是非”,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绝望,甚至有些悲观的情态。李白在此选择将信投水,不在乎他人如何解读,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失落,以及在孤独等待中的无奈与绝望。李白通过写信的方式,将情感寄托于文字,又因无人回应而感到悲伤,最终选择放下这种期待,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思考。
这些意象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孤独,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内心世界。
李白在这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恐惧
“征鸿务随阳”中的“征鸿”指的是?
A. 一种水鸟
B. 大雁
C. 渔船
D. 马
诗中提到的“深箧”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被遗忘的情感
C. 旅行的行李
D. 常用的书信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李白的《感兴其三》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通过对兄弟的思念,反映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两者都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