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9:05
马上相逢揖马鞭,
客中相见客中怜。
欲邀击筑悲歌饮,
正值倾家无酒钱。
江东风光不借人,
枉杀落花空自春。
黄金逐手快意尽,
昨日破产今朝贫。
丈夫何事空啸傲,
不如烧却头上巾。
君为进士不得进,
我被秋霜生旅鬓。
时清不及英豪人,
三尺童儿重廉蔺。
匣中盘剑装鱼昔,
闲在腰间未用渠。
且将换酒与君醉,
醉归托宿吴专诸。
在马上相遇时,我向你礼貌地挥动马鞭;在客中见面时,心中对你倍感怜惜。想要邀请你一起击筑(弹琴)歌唱,悲伤地饮酒,却正值我倾家荡产,身无分文。江东的美景不为人所借用,白白地让落花肆意凋零,空自悲伤。黄金在手时快意无比,可如今我破产,一朝一夕间变得贫困。男人为何要空自傲啸,倒不如把头巾烧掉算了。你作为进士却无法施展抱负,而我却因秋霜而白了鬓发。时局清明不及英豪,三尺小儿重视节操。匣中美剑如鱼,却闲置在腰间未曾用过。让我们换酒共醉,醉后托宿于吴国的专诸。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游历四方,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以酒作诗,表达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醉后赠从甥高镇》创作于李白晚年,正值其人生低谷之时。诗中流露出李白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醉后赠从甥高镇》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描写了李白在与亲友高镇相逢时的心情,从相遇的礼节到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展现了他豪放而又感性的个性。诗的开篇通过“马上相逢揖马鞭”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和亲密关系,接着转入对生活困境的深切反思,抒发了因富裕而引发的快意与因贫困而产生的无奈。
“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两句,表现了李白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映射出他对人生短暂与理想未遂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黄金逐手快意尽”,则暗示了财富的无常与人生的无情,更让人感受到李白内心的苦涩与孤独。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由悲而愤,最终回归到对饮酒的渴望中,显示出李白对现实的反抗。最后以“醉归托宿吴专诸”收尾,既可看作是对友人的祝愿,也是对自己理想的一种寄托。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的个性,还传达了他对生活、理想、友情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酒的陪伴下,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白在诗中与高镇相逢时,做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江东风光”是指什么?
李白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李白的《醉后赠从甥高镇》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表现出对饮酒的向往,而杜甫则更为沉重,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与忧虑。两首诗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