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小重山 其四》

时间: 2025-05-13 08:56:18

诗句

鳷鹊高翾负日温。

春冰融太液、细流浑。

懒调黄子渍香荪。

羊车近,竹叶满金盆。

十载见承恩。

踏青随例出、望春门。

却收银钥暗销魂。

梨花落,深殿又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8:56:18

原文展示

小重山 其四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鳷鹊高翾负日温。
春冰融太液细流浑。
懒调黄子渍香荪。
羊车近,竹叶满金盆。
十载见承恩。
踏青随例出望春门。
却收银钥暗销魂。
梨花落,深殿又黄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首先是高飞的鸟儿在阳光下翱翔,春天的冰雪融化,太液湖的水流缓缓流淌。诗人懒于调制黄子(指一种食品)来烹制香荪(香草)。羊车近旁,金盆中竹叶满溢。十年来我常常承蒙恩惠,踏青时依例出门望春,但如今收起银钥匙,心中暗自忧伤。梨花纷纷落下,深宫的黄昏显得更加沉郁。


注释

  • 鳷鹊:一种鸟类,形容飞翔的姿态。
  • 高翾:高高地飞翔。
  • 负日温:背负着阳光的温暖。
  • 春冰:春天融化的冰。
  • 太液:指的是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 黄子:一种食材,可能是指黄豆。
  • 香荪:一种食材,香味浓郁的草本植物。
  • 羊车:古代的一种车,可能指代农用车。
  • 银钥:象征着权力或自由的钥匙。
  • 梨花:梨树的花,常用作春天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1623年-1715年),字子龙,号松溪,清代诗人,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雅、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哀愁,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 其四》通过生动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以“鳷鹊高翾负日温”描绘了一幅鸟儿在暖阳下自由翱翔的画面,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接着通过“春冰融太液细流浑”描写春天的冰雪融化,水流潺潺,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然而,诗人随即转向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懒调黄子渍香荪”一句,透出一种对生活的倦怠和对过往情景的追忆。

“羊车近,竹叶满金盆”则象征着日常生活的繁琐与琐碎,但在美好的春光中又显得格外生动。诗中“十载见承恩”反映了诗人对于恩惠的感激,同时也显露出岁月流逝的无奈感。最后两句“却收银钥暗销魂,梨花落,深殿又黄昏”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银钥象征着失去的自由与情感,而梨花的凋零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整首诗在抒情上层层递进,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鳷鹊高翾负日温:鸟儿高飞,阳光的温暖伴随其行,展现春日的气息。
  2. 春冰融太液细流浑:春天的冰雪融化,湖水流淌,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3. 懒调黄子渍香荪:懒得去调制食品,体现出一份懒散与惬意。
  4. 羊车近,竹叶满金盆:生活的细节与简单的快乐,反映日常的宁静。
  5. 十载见承恩:回首过去十年,感激曾经的恩惠。
  6. 踏青随例出望春门:习惯性地在春天出游,象征着对春天的向往。
  7. 却收银钥暗销魂:收起象征自由的钥匙,内心感到忧伤。
  8. 梨花落,深殿又黄昏:梨花的凋零与深宫的黄昏,暗示着失落与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细节与自然景象结合,营造诗意。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被赋予情感,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感伤,探索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失落,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鳷鹊:象征自由与生机。
  • 春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羊车: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与简单。
  • 银钥:象征自由与权力的象征。
  • 梨花:春天的美好与凋零的哀伤。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幅既美丽又蕴含深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鳷鹊”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 A. 龍
    • B. 鸟
    • C. 虫
  2. “银钥”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自由
    • C. 权力
  3. 诗人通过“梨花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失落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毛奇龄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毛奇龄则在自然景物中融入了对人事的感慨,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风 留别淮阴道署 新磨古镜 南歌子·远色连朱阁 青玉案 醉落魄/一斛珠 水调歌头 江城子 选冠子·雨湿花房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星驰电掣 鼠字旁的字 讥而不征 波害 矢字旁的字 殊涂同会 见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寥若晨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火齐木难 醒困 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扞格不入 突弁 兵出无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