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3: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32:13
谢人送粽
作者:杨巨源 〔唐代〕
来时三月春犹在,
到日端阳节又临。
珍重主人意勤腆,
满槃角黍细包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三月来的时候春天依然存在,而如今端午节又快要到了。主人心意深厚,特意准备了丰盛的粽子,满盘的黄米粽子被精美地包裹着,看上去像是金子一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后来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粽子作为端午节的重要食品,象征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先贤的敬仰。
作者介绍: 杨巨源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诗歌的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和节日风俗,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端午节前夕,诗人收到朋友赠送的粽子,表现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感谢。通过描写粽子的美味和端午节的氛围,反映了唐代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杨巨源的《谢人送粽》以其轻快、明朗的风格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人际关系。诗的开头以“来时三月春犹在”引入,展现了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即将到来的端午节的气氛。“到日端阳节又临”一句,直接点明了节日的主题,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珍重主人意勤腆”一句,表达了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反映了古代人们重视友谊与人际交往的传统美德。最后一句“满槃角黍细包金”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精致的粽子,既传达了节日的喜庆,也象征着丰盛的生活。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节日的欢愉,也通过对粽子的细腻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厚重情谊的珍视,展现了唐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端午节的习俗,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朋友间深厚的情谊,表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生活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的感激之情主要是对谁?
诗中“满槃角黍细包金”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杨巨源的《谢人送粽》与屈原的《离骚》,两者均涉及端午节,但杨巨源侧重于生活的细腻与人际情感,而屈原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忧愁与对国家的悲痛,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