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46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仪鸾供帐饕虱行,
翰林湿薪爆竹声,
风帘官烛泪纵横。
木穿石盘未渠透,
坐窗不遨令人瘦,
贫马百藖逢一豆。
眼明见此玉花骢,
径思著鞭随诗翁,
城西野桃寻小红。
在华丽的仪仗之下,供奉着美丽的马匹,
翰林院内湿漉漉的柴火伴随着爆竹的声响,
风吹动帘子,烛光摇曳,泪水纵横交错。
木头穿透石盘,水流不入,
坐在窗前不愿外出,令人愈加瘦弱,
贫困的马匹在百藖中偶遇一颗豆子。
眼明亮的人看见这匹玉色的骏马,
不由自主地想要挥鞭追随这位诗人,
在城西的野桃树下寻找小红。
作者介绍: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黄庭坚的诗风受王维、李白影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马的喜爱,寄托了对自由与美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的感慨。
《观伯时画马》通过描绘画马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中开头以“仪鸾供帐饕虱行”引入,带出了华丽与贫困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对权势与财富的无奈与反思。接着,诗人用“翰林湿薪爆竹声”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及随之而来的孤独感,让人感受到节日中的喜悦与内心的失落。
“贫马百藖逢一豆”一语,更是显现出一种对生活困境的自嘲与苦涩。尽管生活中有艰辛,但眼前的美好事物(“玉花骢”)又令诗人心生向往,渴望追随与享受那份属于自由与美的生活。最后一句“城西野桃寻小红”,不仅是对春天的向往,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对美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对马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最终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庭坚
C) 王维
D) 杜甫
诗中“贫马百藖逢一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受生活
B)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 对贫困的无奈
D) 追求权势
“城西野桃寻小红”中“小红”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女子
B) 一种花
C) 诗人的心情
D) 一种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