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4:59
几叠云山,隔不断阑干,天外凝眺。
秋与愁并,梧径雨痕先表。
娇梦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
问愁根,当年谁种,漠漠淡烟衰草。
鸳鸯懒拂苹花影,记眉妩萦情多少。
辘轳玉虎牵丝转,听尽秋釭晓。
算谁念卧云衣冷,香压金蟾小。
写新词先寄江鸿归去,且教知道。
几重云山,依旧隔不断那栏杆,远处的天空我凝望着。
秋天与愁苦交织,梧桐小径上雨痕已经显现。
娇美的梦半倚着芙蓉,奈何那曲折的翠屏深邃幽暗。
问问愁苦的根源,哪一年谁来种下,淡淡的烟雾与衰草相伴。
鸳鸯懒惰地掠过苹花的影子,记得那妩媚的眉目间,情感是多少。
辘轳和玉虎牵着丝线缓缓转动,听尽了秋夜的灯火与黎明。
谁在意卧在云中的衣衫寒冷,香气压在小金蟾上。
我先写新词寄给归来的江鸿,让他来告诉你。
作者介绍:刘之才,宋代词人,其词风多以细腻、婉约见长,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作者身处秋季时,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个人经历有关。
《玲珑四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思绪。起初,几叠云山的描写引出一种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感觉,象征着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秋与愁并”这一句,直接表达了秋天带来的凄凉感受,许多诗人常用秋天来象征忧伤,刘之才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表现。
“娇梦半握芙蓉”则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芙蓉代表着美丽而脆弱的事物,诗人似乎在追忆某种美好的梦境,但梦境的深邃和复杂又让人感到无奈。接着“问愁根,当年谁种”,用问句的方式深化了愁苦的来源,反映了对过往的追溯与无奈。
整首词在意象上灵动而丰富,鸳鸯、秋灯等意象交替出现,表达了对爱与孤独的思索。结尾处的“写新词先寄江鸿归去”,则表达了希望与期待,尽管有愁苦,但仍希望通过文字的寄托来传递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复杂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几叠云山”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问愁根,当年谁种”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理解《玲珑四犯》这首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