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宿溪口一首》

时间: 2025-05-01 18:18:33

诗句

溪声来天边,风水共豪纵。

夜气剧奔马,侵晓不能控。

书生有清癖,咏雪宁忽冻。

胡为枕寒流,故遣不成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8:33

宿溪口一首

原文展示

溪声来天边,风水共豪纵。
夜气剧奔马,侵晓不能控。
书生有清癖,咏雪宁忽冻。
胡为枕寒流,故遣不成梦。

白话文翻译

溪水的声音从天边传来,水流与风一起奔腾。
夜间的寒气如同狂奔的马,快要到黎明却无法控制。
书生有着清高的气节,吟咏雪景却不觉得寒冷。
为何要枕着这寒流,结果却让梦境无法成真?

注释

  • 溪声:溪水流动的声音。
  • 豪纵:形容水流奔放、豪放的样子。
  • 夜气剧奔马:夜间的寒气像狂奔的马一样猛烈。
  • 清癖:清高的气节,指书生的高洁情操。
  • 咏雪:吟咏雪景。
  • 胡为:为什么、何必。
  • 枕寒流:枕在寒冷的溪水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书生”一词常用来指代有志于学问的文人,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一止,字景逵,号白石,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在月夜宿于溪边时写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宿溪口一首》以溪声与风水的结合开篇,描绘出一种动感的自然景象,仿佛可以听见溪水奔流的声音和感受到风的凉意。接着,诗人以“夜气剧奔马”形象化了寒冷的夜晚,展现出一种紧迫感与无奈。虽然身处寒冷,诗人却以“书生有清癖”自我安慰,表明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他吟咏雪景,虽感觉到寒意,却并不在意,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但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又开始自问“胡为枕寒流”,这既是对自身困境的反思,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苦闷。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书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声来天边:溪水的声音传到远方,展现出自然的辽阔。
  2. 风水共豪纵:风与水一同奔腾,表现出动态的自然景象。
  3. 夜气剧奔马:寒冷的夜气如同奔跑的马,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寒夜的刺骨。
  4. 侵晓不能控:即将黎明,却无法控制这冷气的侵袭。
  5. 书生有清癖:书生有着自己的高洁气节。
  6. 咏雪宁忽冻:虽然吟咏雪景,却并不因此感到严寒。
  7. 胡为枕寒流:为何要依赖这种寒流,反映出诗人的困惑。
  8. 故遣不成梦:因此导致了美梦无法成真,表达了对理想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气比作“奔马”,生动形象。
  • 拟人:溪声似乎有生命,来自远方。
  • 对仗:如“风水共豪纵”与“夜气剧奔马”,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苦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力量。
  • 寒流:代表了生活中的艰辛与困境。
  • 书生:象征理想主义者,追求高洁的情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气剧奔马”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夜晚的宁静
    • B. 寒气的强烈
    • C. 诗人的情绪
  2. “书生有清癖”中的“清癖”指的是什么?

    • A. 书生的贫穷
    • B. 书生的清高
    • C. 书生的病痛
  3. 诗人为什么“枕寒流”?

    • A. 因为享受寒冷
    • B. 因为无奈
    • C. 因为梦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刘一止的作品更加注重自身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然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多表达家庭思念之情。两者均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宿溪口一首》。如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柘轩 舍上辞归罗豫章先生 梅林春信 静庵山居 藏春峡 诀别偈 晓发 读柳子厚榕叶满庭诗适闲云持萤火见示因赠 冬日过山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廉耻 昂藏七尺 粝食粗餐 龍字旁的字 包含婚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神闲意定 皮开头的成语 极致高深 市井小人 角龙 满城桃李 矢字旁的字 浮收勒折 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榆木脑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