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28
原文展示:
秋日过故尚书吴公池馆二首 其二 徐祯卿 〔明代〕 不见尚书履,阶阴空绿苔。 菊荒三径在,枣熟众禽来。 迹为怜幽驻,图因好事开。 秋风悬剑处,落日几重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无法见到尚书的足迹,台阶的阴影下只有绿苔。菊花虽荒废,三条小径依然存在;枣子成熟,引来众多鸟儿。足迹停留在这里,是因为喜爱这里的幽静;图画因为好事而展开。秋风中悬挂着剑的地方,落日的余晖几次重叠。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徐祯卿在秋日访问已故尚书吴公的池馆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景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日,诗人访问已故尚书的池馆,触景生情,怀念故人,同时感慨时光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尚书吴公池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诗中“不见尚书履,阶阴空绿苔”一句,以尚书足迹的消失和绿苔的生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故人的离去。“菊荒三径在,枣熟众禽来”则通过对菊花和枣树的描绘,展现了池馆的荒废和自然的生机。“迹为怜幽驻,图因好事开”表达了诗人对幽静之地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秋风悬剑处,落日几重回”则通过对秋风和落日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故尚书池馆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以及对幽静之地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不见尚书履”暗示了什么? A. 尚书还在 B. 尚书已逝 C. 尚书在远方 D. 尚书在休息
“菊荒三径在”中的“三径”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王维
诗中“秋风悬剑处”中的“悬剑”可能象征什么? A. 尚书的遗物 B. 尚书的权力 C. 尚书的智慧 D. 尚书的勇气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