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32:19
春来秋去。极目天涯路。细雨斜风飞不度。燕子定巢何处。离情愁绪多端。难穷曲水重山。无限身心倚遍,眸凝十二阑干。
春天来了,秋天又去。放眼望去,天边的道路似乎没有尽头。细雨在斜风中飞舞,却无法穿越这片空间。燕子不知道它们会在何处安家。离别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难以用尽曲折的河水和重重的山峦来形容。心中无尽的思绪依靠在四处,眼睛凝视着那十二道栏杆,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燕子”象征着归属,而“曲水重山”则表达了人生的曲折与复杂,暗含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吴湖帆(1870-1945),字子华,号澄庵。清末民初著名书画家、诗人,曾任教于南京大学,后成为中国书法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优雅,常融入丰富的自然意象。
《清平乐 其八》创作于吴湖帆的晚年,正值个人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变故。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与归属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春秋更替之时,诗人对离别和归属的深切思考。开篇以“春来秋去”引入,迅速营造出时光流逝的氛围。接着“极目天涯路”一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细雨与斜风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个阴郁的气氛,也象征着内心的愁苦。
“燕子定巢何处”中的燕子,既是季节的象征,亦是归属感的代表,诗人借此表达对自我归宿的渴望和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后面的“离情愁绪多端”,则展现了离别所带来的多重情绪,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深邃的孤独感。
整首诗结尾处“眸凝十二阑干”,通过栏杆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远方的凝视和对生活的反思。这种凝视不仅是对外界的观察,更是内心世界的深思。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了吴湖帆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感受。
整首诗以离别与归属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刻画了复杂的内心情感,展现出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哲学思考。
诗中“极目天涯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燕子定巢何处”中的燕子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曲水重山”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