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2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23:37
原文展示:
十喻诗五首 其五 梦诗 萧衍 〔南北朝〕 甘寝随四坐,盖睡依五众。违从竞分诤,美恶相戏弄。出家为上首,入仕作梁栋。色已非真实,闻见皆灵洞。长眼出长夜,大觉和大梦。
白话文翻译:
在甜美的睡眠中,我随四座而安坐,仿佛依偎在五众之中。违背与顺从竞相争论,美好与丑恶相互戏弄。出家成为领袖,入仕成为国家的栋梁。色彩已非真实,所见所闻皆是灵动的洞见。长夜中睁开双眼,大觉悟与大梦境相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学,自身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他的诗歌多涉及佛教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个人的信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萧衍的“十喻诗”系列中的第五首,以梦为喻,探讨人生的虚幻和觉悟。在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许多文人学士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萧衍也不例外。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虚幻和觉悟。诗中“甘寝随四坐,盖睡依五众”描绘了一种安详的睡眠状态,而“违从竞分诤,美恶相戏弄”则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纷争和虚幻。萧衍通过“出家为上首,入仕作梁栋”表达了对出世与入世的思考,认为无论是出家修行还是入仕为官,都应有一种超越世俗的洞察。最后,“色已非真实,闻见皆灵洞”和“长眼出长夜,大觉和大梦”强调了觉悟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觉悟能够让人从长夜中醒来,认识到大梦的虚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萧衍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探讨人生的虚幻和觉悟。通过梦境的比喻,萧衍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认为无论是出家修行还是入仕为官,都应有一种超越世俗的洞察。他强调了觉悟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觉悟能够让人从长夜中醒来,认识到大梦的虚幻。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萧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朝 B. 宋朝 C. 南北朝 D. 明朝 答案:C
诗中“甘寝随四坐”中的“甘寝”指的是什么? A. 甜美的睡眠 B. 苦涩的睡眠 C. 不安的睡眠 D. 无梦的睡眠 答案:A
诗中“色已非真实”中的“色”指的是什么? A. 色彩 B. 美色 C. 世间万物的外相 D. 真实的颜色 答案:C
诗中“长眼出长夜”中的“长眼”指的是什么? A. 长时间睁眼 B. 睁开双眼 C. 长久的睡眠 D. 长久的迷惑 答案:B
诗中“大觉和大梦”中的“大觉”指的是什么? A. 大彻大悟 B. 大梦一场 C. 大觉寺 D. 大觉悟的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