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8:27
劫火威音前,别是一壶天。
御楼前射猎,不是刈荒田。
在劫难的火焰和震撼的声音面前,仿佛又是一片清澈的天空。
在御楼前打猎,所追求的并不是为了开垦荒田。
本诗提到的“劫火”和“威音”可以看作是对人生苦难和自然力量的感悟,表达了对人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的“壶天”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理想的境界,而“御楼前射猎”则暗示了权力中心的活动,突出了一种对世俗的淡漠。
作者介绍:诗人僧某,生活在宋代,可能是某位禅宗僧侣,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作品常常融汇佛教思想与个人体验。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宋代,正是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借助对自然和世俗生活的观察,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佛理和哲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开篇的“劫火威音”即刻把读者带入一种动荡不安的境地,接着转入“别是一壶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理想的向往。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淡然与不屑,仿佛在说,尽管生活中有许多苦难和挑战,但内心的平静和理想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后半部分提到的“御楼前射猎”更是层层深化,暗示着权力中心的浮华与世俗的追逐,与“刈荒田”的务实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的“不是”两字,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拒绝,表明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整首诗在形式上并不复杂,但内涵却极为丰富,既有对个人内心的深入剖析,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是一种哲学与诗意的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测试:
“劫火威音”中的“劫火”指的是什么?
A. 灾难
B. 幸福
C. 旅行
诗中“壶天”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宁静
C. 追求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热爱
B. 超然
C. 依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以偈问清远禅师》和《静夜思》,两者都表现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但前者更强调超然物外的哲思,而后者则更多反映个人的乡愁与思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