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34
江梅独清高,不与花争发。
自是冰雪姿,岂受铅华夺。
故来风雪底,玉人相蹙頞。
照水昏黄时,孤标更超越。
梅花独自清高,不与其他花卉争相开放。
本是冰雪的姿态,怎能被铅华所夺去?
因此,它在风雪之中,像美人轻轻相蹙的眉头。
在昏黄的水面上,梅花的孤标更显得超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自古以来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中仍然绽放,代表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诗中提到的“冰雪姿”与“铅华夺”是对梅花特质的直接描绘,反映了古人对梅花的崇敬与赞美。
作者介绍:
王畛,元代诗人,字君远,号天池,生于元代,著有《天池集》。王畛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尤其对花鸟的描绘颇具个性。
创作背景:
《早春十咏》是王畛在春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诗中通过梅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与高洁品德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高志向的重视。
王畛的《早春十咏 其三》以梅花为主体,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清高精神。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这种精神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这种花的独特之美,也隐喻了高洁的品格。
诗句“江梅独清高,不与花争发”开篇即强调了梅花的孤傲与独立,它不与其他花卉争艳,体现了梅花的自我价值与不屈的精神。接着,诗人用“自是冰雪姿,岂受铅华夺”进一步阐释梅花的独特魅力,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后两句“故来风雪底,玉人相蹙頞”与“照水昏黄时,孤标更超越”则通过视觉意象增强了诗的美感,仿佛梅花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人性中高洁的象征。整首诗以梅花为媒介,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高洁不屈的品德,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向往与追求,呈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梅独清高”中的“独”字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孤独
B. 特殊的
C. 独特的
D. 与众不同
“岂受铅华夺”中的“铅华”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香味
B. 华丽的外表
C. 冬天的寒冷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梅花在风雪中的状态如何?
A. 颓废
B. 坚韧
C. 哀愁
D. 脆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畛的梅花诗与陆游的《梅花》相比较,两者都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但王畛更侧重于梅花在逆境中的坚韧,陆游则强调梅花的孤独与自赏,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