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4:48
愁到心常结,事过心自凉。
幽忧漫成疾,慵放且何妨。
笼鹤声难出,床龟忽稳藏。
浮生付天地,澄虑博山香。
诗的意思是:愁苦到心里总是结成了一个疙瘩,事情过去了,心情却依然冷淡。幽深的忧虑渐渐变成了病痛,懒散地放任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笼中的鹤声难以发出,床上的乌龟却忽然安稳地藏起来。浮生随意地交给天地,内心的澄澈如同博山的香气。
“博山香”是中国古代一种名贵香料,常用于熏香,象征着纯净和高雅。在诗中,作者用其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王畛,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自然与真情,风格多为清新脱俗,常以生活细节为题材,表达内心感受。
《放慵》创作于王畛的晚年,或受人生遭遇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诗中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与心灵的自我调适。
《放慵》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王畛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状态的反思。诗的开头便直入主题,愁苦的心情如同结成的疙瘩,象征着生活的重压。随着事情的过去,内心却难以释怀,显得更加冷淡。接着,诗人通过“幽忧漫成疾”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深层次的情感,忧虑不仅仅是短暂的烦恼,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心理的负担。
“慵放且何妨”则是对这种情绪的自我安慰,诗人表达了对懒散的接受,似乎在暗示生活中有些事情无需过于在意,放任自流也未尝不可。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比喻,笼中的鹤和床上的乌龟,象征着内心的束缚与逃避,乌龟的藏匿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奈的感受。
最后两句“浮生付天地,澄虑博山香”,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抛给天地,体现了一种洒脱和超然的态度,内心的澄清与宁静如同博山香气一般,虽身处纷扰,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深邃而又淡然的气质,既有对生活的感叹,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王畛用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思考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自我调适,反映了在生活的重压下,诗人对情感的思考与理解,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诗中“愁到心常结”是什么意思?
“幽忧漫成疾”表现了什么情感?
“浮生付天地”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