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10
陈平素无行,终为汉相国。
阴谋固可鄙,奇计凡六出。
后来诸吕难,卒赖陆贾力。
岂缘富且贵,临事意反诎。
智者犹若斯,请为愚者说。
陈平本来是个没有什么作为的人,最终却成为了汉朝的宰相。阴谋虽然可鄙,但他却有六次奇计的成功。后来面对吕氏的霸权,他最终依靠陆贾的帮助。难道说他是因为富贵才这样吗?在面对事情时,他的心意反而像是屈服了。智者也会像他这样,请为那些愚者说说。
杨基,明代诗人,生于元末明初,出身官宦家庭,博学多才,作品多涉及历史和政治,风格严谨,常用古人事例来警醒当世。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借陈平的故事,对人性和政治权谋进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成功与道德之间矛盾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陈平的生平故事,深刻探讨了人性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诗的前两句指出陈平的出身和最终的成就,反映了个人努力与历史机遇的结合。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陈平在面对权臣吕氏时的无奈,突显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最后一句“智者犹若斯,请为愚者说”,不仅质疑了智者的智慧,也引发了对愚者行为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有对权力游戏的批判。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邃,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智慧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在权力游戏中,即使是智者也可能面临困境,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陈平在成为宰相之前的状态是怎样的?
陈平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智者犹若斯”这句话的意思是?
与《滕王阁序》相比,两者都涉及历史与人生的哲思,但《滕王阁序》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陈平》则侧重于政治权谋与人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