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3:12
剑可敌一人,书足记姓名。
学之十二年,书剑两不成。
归来吴楚间,豪杰已起兵。
揽镜照须眉,一二白发生。
老母在高堂,未敢即远行。
太息长在夜,鸡鸣星斗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诗人认为,剑可以用来抵挡敌人,但书法却能留下自己的名字。经过十二年的学习,他发现无论是剑术还是书法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回到故乡吴楚之间,豪杰们已经开始起兵反抗。照镜子时,看到自己已经有了几根白发,而高堂上的老母亲在等待他的归来,他却不敢立刻离开。长时间的叹息在夜里徘徊,鸡鸣时分,星斗依旧横空而过。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生活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中。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在杨基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与奋斗后,他在面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对家庭的牵挂。
这首诗以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对时局的感慨为主线,体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无奈与对家庭责任的重视。诗人用“剑”与“书”这两个意象对比,揭示了他在武艺与学识上的不如意,反映出他对自己理想的失落感。随着诗人归乡之际,豪杰辈出,时局动荡,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历史潮流的无奈与自我价值的拷问。
在“揽镜照须眉”中,诗人通过自我对照,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老去的现实,白发的出现更是加深了对自身年华的感慨。而“老母在高堂”则传达了对母亲的深切牵挂,体现出家庭责任感的沉重。整首诗通过夜晚的叹息与鸡鸣时分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思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个人理想的失落、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关怀,传达了一种浓厚的乡愁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剑”象征什么?
诗人对“书”的态度是?
“老母在高堂”中的“高堂”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