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无题八首 其七》

时间: 2025-07-27 20:05:04

诗句

罗幕春残欲暮天,四山风雨总缠绵。

分明化石心难定,多谢云娘十幅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05:04

原文展示:

罗幕春残欲暮天,四山风雨总缠绵。分明化石心难定,多谢云娘十幅笺。

白话文翻译:

春天即将过去,天色渐晚,四周的山峦被风雨环绕,显得缠绵不断。我的心如同化石一般坚定,却难以安定,感谢云娘寄来的十幅信笺。

注释:

  • 罗幕:指轻柔的帷幕,这里比喻春天的景象。
  • 春残:春天即将结束。
  • 欲暮天:天色将晚。
  • 四山:四周的山峦。
  • 缠绵:形容风雨连绵不断。
  • 化石:比喻心志坚定如石。
  • 云娘:可能是指某位女性,具体身份不详。
  • 十幅笺:十张信笺,指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清代诗人,字子瞻,号东坡,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的一面。这首《无题八首 其七》可能是在特定情感或生活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某位女性的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即将结束时,作者感受到四周山峦的风雨缠绵,心中虽有坚定之志,却难以安定,此时收到某位女性(云娘)的信笺,感到欣慰和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即将结束为背景,通过“罗幕春残欲暮天”描绘了春日的黄昏景象,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哀愁感。接着,“四山风雨总缠绵”进一步以风雨的缠绵来象征情感的纠葛,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后两句“分明化石心难定,多谢云娘十幅笺”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坚定与不安,以及对云娘信笺的感激之情,展现了作者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挣扎与感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罗幕春残欲暮天”: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天色渐晚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时光流逝的哀愁氛围。
  • “四山风雨总缠绵”:以风雨的缠绵来象征情感的纠葛,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分明化石心难定”: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坚定与不安,化石比喻心志坚定,但“难定”又透露出内心的波动。
  • “多谢云娘十幅笺”:表达了作者对云娘信笺的感激之情,信笺可能是情感的寄托,也可能是对作者的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化石”比喻心志坚定。
  • 拟人:“风雨总缠绵”赋予风雨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感慨,以及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挣扎与感激。通过风雨的缠绵和化石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罗幕、春残、欲暮天、四山、风雨、化石、云娘、十幅笺。
  • 解释:罗幕和春残共同营造了春天即将结束的哀愁氛围;四山和风雨象征情感的纠葛;化石和云娘的信笺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坚定与感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化石”比喻什么? A. 心志坚定 B. 情感纠葛 C. 时光流逝 D. 风雨缠绵

  2. “多谢云娘十幅笺”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感激 B. 哀愁 C. 坚定 D. 不安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苏曼殊的这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情感或生活背景下的感慨,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展现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
  • 《清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宋尚书山居·亦乐堂 梅花十绝 牛庵后古松五株 乞梅花 入闽 次韵王尉赠别 次韵郑司理时以掌故赘梱幙归未能也 汉宫春(探梅用潇洒江梅韵) 寄至能 寄题朱塘晦翁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巧言令色 糹字旁的字 包含拐的词语有哪些 纵目远望 隹字旁的字 泥船渡河 靡草 先字旁的字 话长说短 骨字旁的字 神举 一佛出世 一字百金 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钦产 私字儿的字 总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