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虾蟆背》

时间: 2025-05-12 02:06:23

诗句

蟆背似覆盂,蟆颐似偃月。

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

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2:06:23

原文展示

虾蟆背
作者: 苏轼 〔宋代〕

蟆背似覆盂,蟆颐似偃月。
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
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青蛙的背部像一个倒扣的碗,青蛙的下颚像弯曲的月亮。人们说它是月亮上的青蛙,张嘴吐出月光的液体。它的根源非常遥远,百尺高的苍崖被裂开。当年龙破了山脉,这水便随龙而出。流入江中,江水虽然浑浊,但依然呈现出深碧的颜色。它承受着苦涩的清澈,与普通的水隔绝。它不仅适合煮茶,更是酿酒的无敌之选。

注释

  • 蟆背:青蛙的背部。
  • 覆盂:倒扣的碗,形容青蛙的背部形状。
  • 偃月:弯曲的月亮,形容青蛙的下颚。
  • 月液:月光的液体,形容青蛙所吐出的物质像是月光的精华。
  • 苍崖:高大而陡峭的山崖。
  • 龙破山:传说中的龙破开山脉,象征着一种力量的释放。
  • 江水浊:江水被称为浑浊,但仍保有清澈的色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曾因政治原因被贬,经历了丰富的生活体验,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

创作背景

《虾蟆背》写于苏轼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诗中通过青蛙这一意象,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静、独特之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虾蟆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青蛙的形象,展现了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开头两句以青蛙的背部和下颚形状作比,既形象生动,又引人深思。接着,诗人通过青蛙与月亮的关系,展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意象,似乎暗示了青蛙与月亮之间的某种神秘联系。

诗中提到“龙破山”,则引入了神话传说,使得青蛙的形象更加生动。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变化,而诗人通过青蛙的水源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奇妙与伟大。

最后几句,诗人强调了这种水的独特之处,不仅适合煮茶,更是酿酒的佳品,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享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蟆背似覆盂:青蛙的背部像一个倒扣的碗,形状特征显著。
  2. 蟆颐似偃月:青蛙的下颚弯曲如月,形象生动。
  3. 谓是月中蟆:传说中的月亮青蛙,带有神话色彩。
  4. 开口吐月液:青蛙张嘴吐出如月光般的液体,具象征意义。
  5. 根源来甚远:水源的历史悠久,强调其珍贵。
  6. 百尺苍崖裂:描述水源来自高耸的崖壁,画面感强。
  7. 当时龙破山:引入神话传说,增强诗意。
  8. 此水随龙出:水随龙而出,寓意力量与自然的结合。
  9. 入江江水浊:水流入江河,虽浑浊但仍然清澈。
  10. 犹作深碧色:江水色泽依旧深邃,展现水的独特性。
  11. 禀受苦洁清:水的清澈与普通水隔绝,反映珍贵。
  12. 独与凡水隔:强调其独特,与凡水不同。
  13. 岂惟煮茶好:不仅适合煮茶,突显多样性。
  14. 酿酒应无敌:暗示酿酒的独特品质,无与伦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蛙的形状比作覆盂与偃月,使意象鲜明。
  • 拟人:赋予青蛙与月亮的关系,增强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蛙的形象,体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诗人以青蛙为媒介,传达了自然与人生活之间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蛙: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生命力。
  • 月亮:代表神秘与美好。
  • :象征生命之源,清澈而珍贵。
  • :象征力量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青蛙的背部被比作什么?

    • A. 碗
    • B. 月亮
    • C. 书
    • D. 山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龙破山”的意象,表达了__

  3. 判断题:诗中认为青蛙的水适合煮茶和酿酒。 (对/错)

答案

  1. A
  2. 力量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以自然为题材,展现壮丽的山川,与苏轼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 李白《将进酒》: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送范漕赴召 寿邕州赵守 寿李参政壁 李大著赴豫章别驾同舍饯别用二工部天上秋期 哭赵清之 哭赵清之 金精山 嘉定甲以礼部尚书得请便道还家作此诗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择人任势 镂榜 弋字旁的字 魂飞魄散 彦士 不偢不倸 夺席 丰取刻与 羽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包含桢的词语有哪些 两口 韦字旁的字 削球 相生相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