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4:0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4:08:55
题诜法师院
作者: 王建 〔唐代〕
三年说戒龙宫里,
巡礼还来向水行。
多爱贫穷人远请,
长修破落寺先成。
秋天盆底新荷色,
夜地房前小竹声。
僧院不求诸处好,
转经唯有一窗明。
这首诗表达了王建对僧院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提到,经过三年的修行,仍然时常回到水边,反思自己的修行之路。诗人对贫穷人家给予的请求充满了关爱,认为修建一座破落的寺庙是最重要的。秋天的盆中新荷初发,夜晚的院落中传来细微的竹声。僧院不追求外在的繁华,只有那窗外透进的明亮阳光,才是心灵的归宿。
作者介绍:王建,字子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0年,卒于公元830年,曾任官职,后归隐于山林,专注于诗歌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建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佛教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王建选择远离官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信仰的归属。
《题诜法师院》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王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僧院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诗中的意象如“秋天盆底新荷色”及“夜地房前小竹声”,不仅描绘了宁静的院落景象,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对贫穷人的关爱与对破落寺庙的重视,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与对佛教信仰的理解。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对比,既有对外界景象的观察,又有内心的反思。最后的“转经唯有一窗明”,既是对僧院生活的总结,也是对内心光明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这种方式,王建在诗中传达了佛教的理念与个人的心灵探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了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建在诗中提到的“龙宫”象征什么?
诗中“秋天盆底新荷色”描绘了什么意象?
最后一句“转经唯有一窗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题诜法师院》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古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