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38
荼蘼送香。枇杷映黄。园池偷换春光。正人间昼长。鸠鸣在桑。莺啼近窗。行人远去他乡。正离愁断肠。
春天的荼蘼花散发着香气,金黄色的枇杷果在阳光下闪耀。园中的池塘悄悄地换上了春天的面貌,正是人间白昼漫长的时节。远处的鸠鸟在桑树上鸣叫,窗外的黄莺在啼鸣。行人正朝着遥远的故乡走去,留下的却是离愁断肠的情绪。
作者介绍:韩奕,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情冷暖,擅长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景物与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桃花源记的幽静时光,诗人借春光之美抒发对离别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四字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离别的苦涩心情。诗的前半部分用“荼蘼送香”“枇杷映黄”等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表现出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蓬勃。正当春光明媚、人间昼长之时,诗人却转而提到“行人远去他乡”,这种突转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外界环境美好,内心却因离别而感到痛苦。
诗中“鸠鸣在桑”“莺啼近窗”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悠然与宁静,但随着行人的离去,这种宁静被打破,留下的是“正离愁断肠”的深情思念。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既有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又有对离别痛苦的深刻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对仗、比喻等修辞,创造出鲜明的意象和情感。例如“鸠鸣在桑,莺啼近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春天的美景反衬离别的苦涩,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无奈,深刻表达了人们在美好与离愁交织中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荼蘼”指的是什么?
“正离愁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