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6:04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太守东平来,固殊阮步兵。
步兵醉乘驴,太守整佩缨。
事物既已遗,驾车出东城。
园荒久不治,道路生棘荆。
地僻人马入,草间狐兔惊。
旧池堙犹窊,遗址岿不平。
窊者使之浚,岿者使之营。
博野高榭起,陈渔危台成。
榭前东山秀,台下卢泉清。
傍坞梧竹暗,翳水芹藻并。
渠渠有深堂,燕宾飞玉觥。
芍药广陵美,谑赠郑女情。
公子莫言归,古人未以轻。
欲知学山简,倒载去攲倾。
东平太守来到这里,真不同于阮步兵。
步兵醉酒后骑着驴子,太守则整装佩戴着缨带。
世事既然已被遗忘,驾车从东城出发。
园子长久无人打理,路上满是荆棘。
地方偏僻,马匹进来,草丛中的狐狸和兔子受惊。
旧池塘依然淤塞,遗址上不平坦。
淤塞的地方需要疏通,不平的地方需要修筑。
博野高台崛起,渔人危台已建成。
台前东山秀美,台下卢泉清澈。
堤岸边的梧桐和竹子幽暗,水边的芹藻茂盛。
渠渠有深堂,燕子和宾客飞舞着玉觥。
芍药花开得广陵美丽,调侃赠送给郑女情意。
公子们不要说要回去,古人并不轻视。
想要知道学习山简的道理,就要倾斜着去阅读。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龙,号东皋,南宋诗人,曾任职官员,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梅尧臣与友人游玩郊野时写的,描绘了荒凉的环境和自然的美,同时也传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是一首描写乡野景色和人事变迁的古诗。诗中通过对东平太守与醉酒步兵的对比,展现了官民之间的差距。诗人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荒废的园子与自然的幽静,既有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有对过往繁华的感伤。
诗的开头用“太守东平来”引出人物,接着通过“步兵醉乘驴”与“太守整佩缨”的对比,突显了身份的差异。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周围的景物,通过“园荒久不治”和“道路生棘荆”等描写,展现了环境的荒凉。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情的冷暖。
诗中描绘的“博野高榭”和“东山秀”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进一步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诗人以“公子莫言归”点出对古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事无常的哲思,展现了梅尧臣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事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无奈,体现了梅尧臣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守”是指什么?
a) 地方官员
b) 农民
c) 商人
“步兵醉乘驴”中“步兵”的形象主要表现出什么?
a) 高贵
b) 放荡
c) 贤良
诗中提到的“旧池堙犹窊”所表达的情感是?
a) 乡愁
b) 希望
c) 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情感。但梅尧臣更关注人事变迁,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两者的诗风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