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1: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16:04
作者:邵亨贞 〔元代〕
离歌一曲江南暮,
依稀灞桥回首。
立马东风,送人南浦,
认得当年杨柳。
梨花过后,
悄不见邻墙,弄梅纤手。
绮陌东头,
个人还似旧时否。
相如近来病久,
纵腰围暗减,犹未全瘦。
宿酒昏镫,重门夜雨,
寒食清明依旧。
新愁漫有,
第一是伤心,粉销红溜。
待约明朝,问舟官渡口。
离别的歌声在江南傍晚回荡,
模糊中我在灞桥回望。
骑马迎着东风,送别的人去南浦,
认得那年春天的杨柳。
梨花落尽之后,
邻家的梅花不再见,纤细的手已不再弄梅。
绮丽的小道东头,
你是否仍像往日那样?
最近我因病久拖,
虽然腰围暗减,却依然未能瘦下。
宿醉未醒,昏黄的灯下,重重的门外传来夜雨,
寒食和清明依旧如常。
新的愁绪不断涌来,
最让我心伤的是那粉色花瓣的消逝。
等明天再约,去问舟上的人,官渡口是否还在。
作者介绍:邵亨贞,生活在元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离愁、春景等,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清明时节,正值春雨绵绵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齐天乐》以清明雨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开头几句,从江南的黄昏开始,带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骑马迎风,似乎在送别亲友,回忆往昔的杨柳,象征着青春的美好时光。
“梨花过后,悄不见邻墙,弄梅纤手”,这句中,梨花的凋零和邻家梅花的消失,隐喻着美好事物的流逝,暗示着人事的变化。诗人在对比过去与现在,心中不免生出无限感慨。他提到自己因病而瘦,似乎也在暗示着岁月的无情。
“宿酒昏镫,重门夜雨”,这句富有画面感,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面对着重重的雨夜,与清明、寒食的传统节日相对照,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和节日的意义。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待约明朝,问舟官渡口”来结束,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结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示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离歌”指的是什么?
A. 欢聚的歌
B. 离别的歌
C. 迎接的歌
D. 伤心的歌
“寒食清明”代表了哪些节日?
A. 春节
B. 端午节
C. 清明节和寒食节
D. 中秋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