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35
风萧瑟。秋情薄。中元幽梦还如昨。小轩窗。月如霜。不似温柔,不是凄凉。茫。茫。晨光白。伤行色。生涯真逐杨花落。日昏黄。暮山苍。又过中秋,又到他乡。伤。伤。
秋风萧瑟,秋天的情思愈发淡薄。中元节的幽梦依旧如同昨天。小小的窗户前,月光如霜,既没有温柔的感觉,也不是凄凉的愁绪。模糊而茫然。晨光洁白,却伤感地映照出我的行色。人生在世,真如杨花随风飘落。黄昏时分,夕阳映照着苍茫的山影。又一次过了中秋,又一次来到他乡,心中满是伤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骞,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身处他乡,思念故土与亲人的情境中,反映了秋天的冷清与内心的孤独。
《惜分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秋天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风萧瑟”引入,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紧接着用“秋情薄”来表达内心的淡漠与孤独。中元节的“幽梦”则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与怀念,仿佛在诉说着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
小轩窗前的“月如霜”,通过比喻手法传达了月光的清冷与孤寂,既不温柔,也不凄凉,反而增添了一种深沉的伤感。接下来的“晨光白”则描绘出一种清晨的宁静,却也映射出作者在生活的奔波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失落。人生如同“杨花落”,表达了对无常的感慨与对人生短暂的忧虑。
最后,诗中反复提到的“伤”字,深刻地揭示了内心的痛苦与思念,尤其是“又过中秋,又到他乡”,在这句中,作者通过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转换,将思乡之情深化,令人感受到浓厚的离愁别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基调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元”是指哪一天?
“月如霜”中的“霜”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的“杨花”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