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4:2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29:03
金贞祐省差铜印歌
蒋超伯 〔清代〕
筼筜作花白于鹭,两两狐狸上宫树。
青山误尽少年人,汴水无情又南渡。
五十万瓦迁一官,正衙还画金龙蟠。
可怜总付幽兰火,此印区区幸独完。
印难完,恨长在,附子乌头速其败。
神僧心印早了然,呼儿散枣向街前。
这首诗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筼筜树开花,白色如同鹭鸟,狐狸成群在宫树上嬉戏。青山却误导了年轻人的志向,汴水无情地流向南方。五十万瓦的迁徙,成为了一官,正厅中还画着金龙盘绕。可怜的是,所有的美好都化为幽兰的火焰,而这印章却幸存无损。印章难以保全,遗憾长存,附子与乌头的药物迅速致毒。神僧心中的印记早已明了,呼唤孩子们到街前散卖枣子。
蒋超伯,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诗词造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自然景致与人生哲理。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反映出对权力与人生命运的思考。
《金贞祐省差铜印歌》是一首通过丰富意象勾勒出人生命运与自然景观的诗作。开篇即以筼筜树与白鹭构成静谧美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对年轻人误入歧途的感慨,表现了对青春的惋惜与对人生方向的反思。汴水的无情流逝与五十万瓦的官职迁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官场的复杂与无情。
诗中的“可怜总付幽兰火”一句,深刻揭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象征着世事的无常。最后,神僧的心印早已明了,呼唤孩童散卖枣子,似乎是在强调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从容。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筼筜作花白于鹭”用比喻传达自然之美;“五十万瓦迁一官”则使用夸张手法,突显官职的复杂与繁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消逝的感叹,对权力与人生无常的思考,最终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中“筼筜作花白于鹭”意指什么?
“可怜总付幽兰火”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神僧”是象征什么?
与李白《将进酒》相比,蒋超伯的《金贞祐省差铜印歌》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人生的享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