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58
卜算子 和漱碧
作者: 冯永军
残月待何人,风过怜花影。
寒食清明又几番,悄立孤光耿。
好梦不重来,长恨知谁省。
记得更深花乱飞,人去阑干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而感伤的意境。残月在等待着谁的到来,微风轻轻拂过,似乎在怜惜花影。寒食和清明这两个节日又来了几次,诗人静静地站在那儿,孤独的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美好的梦境再也无法重现,长久的遗憾,谁能理解?记得那时花瓣纷飞,然而此时人已离去,栏杆旁显得冷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永军,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长,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秋之际,正值寒食与清明节的交替,诗人借助这两个节日的意象,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思索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卜算子 和漱碧》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孤独与思念的诗作。诗的开头“残月待何人”便引入一种孤独的氛围,残月的形象不仅描绘了夜景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接下来的“风过怜花影”,则通过风与花影的互动,传达出一种柔和而伤感的情绪,风似乎在怜惜那些无辜的花影,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产生共鸣。
“寒食清明又几番,悄立孤光耿”,在这句中,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节气的更替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节日的轮回并未带来欢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好梦不重来,长恨知谁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法重现的遗憾。
最后的“记得更深花乱飞,人去阑干冷”,将回忆的意象与现实的冷清形成强烈对比,花瓣飞舞的美好与如今的冷清形成鲜明反差,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读后令人产生深思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中的思索与对美好记忆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残月”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的“风过怜花影”表达了对__的感情。
判断题:诗人对“好梦不重来”的感受是积极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