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4:09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古人有成言,岁暮于吾子。
斧挥郢人鼻,琴即锺期耳。
新诗凌建安,高论到正始。
徒言参隔辰,未负石投水。
古人有句话说,到了岁末(年终),我每每为你担忧。
就像斧头砍在了郢人的鼻子上,琴声则如同锺期(对音乐的期望)在耳边回响。
新的诗歌高过建安时期的作品,论说的道理可以追溯到正始年间。
徒然说着时日的间隔,却未能辜负那石头投水的瞬间。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楚,号山谷道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清新、婉丽,受李白、杜甫影响,强调情感的真挚与自然的细腻。
此诗写于黄庭坚与李载的友谊之中,表达了对李载的关心与思念。诗中提及古人的智慧与音乐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文学与友谊的重视。
黄庭坚的《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是一首深情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诗中开篇提到“古人有成言”,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接着,通过“斧挥郢人鼻,琴即锺期耳”两句,诗人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新诗的提及,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发展的关注与期许,体现出一种对时代进步的敏锐洞察。最后一句“未负石投水”,则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真挚,将友谊、音乐与时光巧妙结合,让人深思。
整首诗以友谊为主题,表达了对李载的关心和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新事物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刻。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黄庭坚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郢人”与哪个音乐家相关?
A. 李白
B. 锺期
C. 陶渊明
D. 孟浩然
“石投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友谊的永恒
C. 音乐的力量
D. 传统文化
对比黄庭坚与李白的诗歌风格,黄庭坚的作品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偏向于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描写友谊与时间的流逝时,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