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台城杂诗七首》

时间: 2025-04-30 04:11:26

诗句

雨后秋风十日阴,罗衣初觉晓寒侵。

清愁强欲亲欢伯,瘦骨何能举聚针。

碧玉丽词残照晚,青楼秀色暮云深。

中郎好句传茅屋,端比逃虚喜足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1:26

原文展示:

雨后秋风十日阴,
罗衣初觉晓寒侵。
清愁强欲亲欢伯,
瘦骨何能举聚针。
碧玉丽词残照晚,
青楼秀色暮云深。
中郎好句传茅屋,
端比逃虚喜足音。

白话文翻译:

雨后的秋风已经阴沉了十天,
轻薄的衣衫初次感到晨寒侵袭。
清冷的愁绪强烈地想要亲近欢乐,
可是瘦弱的身体如何能够支撑起聚会的针线。
碧玉般的美丽词句在傍晚的余晖中显得残缺,
青楼的美色在暮云中显得愈加深沉。
中郎的佳句传遍了茅屋,
这比逃避空虚的欢乐更让人感到心满意足。

注释:

  1. 罗衣:轻薄的衣服,形容秋天的寒冷使得衣物显得单薄。
  2. 晓寒:晨间的寒冷,表示天气变凉。
  3. 亲欢伯:想要亲近欢乐的朋友(伯指朋友,清愁则是指忧愁)。
  4. 瘦骨:形容身体瘦弱,无法承受聚会的欢愉。
  5. 碧玉丽词:形容诗词华美如碧玉,然而却是残缺的。
  6. 青楼:指妓院,通常用来形容繁华的娱乐场所。
  7. 中郎:指才子,常用于形容有才华的年轻人。
  8. 茅屋:简陋的房屋,象征着贫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擅长写诗,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景物描写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描绘了秋风带来的凉意以及诗人内心的愁苦。诗人在愁绪中渴望欢乐,同时又因身体的虚弱而感到无奈,反映了生活的无常与人情的冷暖。

诗歌鉴赏:

《台城杂诗七首》中的这首诗以秋雨后的阴郁气氛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雨后秋风十日阴",即刻营造出一种阴冷的秋日景象,带有浓厚的季节感。接着,诗人以"罗衣初觉晓寒侵"描绘出秋天的寒意侵袭,表现出对即将到来的寒冬的感慨。

诗中"清愁强欲亲欢伯"一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有渴望亲近欢乐的情感,但瘦弱的身体却无法承受这样的聚会。这一对比加深了诗人的愁苦感,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而后面的"碧玉丽词残照晚,青楼秀色暮云深",则通过对美丽词句和美色的描绘,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最后一句"中郎好句传茅屋,端比逃虚喜足音"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感,尽管物质贫乏,但精神上却有自我陶醉的愉悦。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秋天的自然景象,也有对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后秋风十日阴:描绘了十天以来阴沉的天气,营造出一种愁闷的氛围。
  2. 罗衣初觉晓寒侵:轻衣初次感受到晨间的寒冷,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3. 清愁强欲亲欢伯:内心的愁苦与渴望欢愉的情感冲突。
  4. 瘦骨何能举聚针:身体的虚弱使得诗人无法参与欢聚,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5. 碧玉丽词残照晚:美丽的诗句在傍晚的余晖中显得残缺,寓意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6. 青楼秀色暮云深:妓院的美色在暮色中愈加深沉,暗示着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7. 中郎好句传茅屋:有才之士的佳句流传于贫困的茅屋,表现出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8. 端比逃虚喜足音:简单的生活也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反映出对物质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意象:秋风、晓寒、青楼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愁苦的氛围。
  • 对比:通过清愁与欢愉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比喻:将诗句比作美丽的碧玉,强调其珍贵与短暂。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物质贫乏中追求精神满足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2. 晓寒:代表着生活的寒意与困境。
  3. 清愁:体现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4. 碧玉丽词:象征着艺术的美与脆弱。
  5. 青楼:代表着人生的复杂与苦涩。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秋天的寒意? A. 清愁强欲亲欢伯
    B. 罗衣初觉晓寒侵
    C. 中郎好句传茅屋
    D. 碧玉丽词残照晚

  2. 诗中“青楼”意象的象征意义主要是?
    A. 快乐
    B. 复杂与无奈
    C. 富裕
    D. 自由

  3. 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超脱
    C. 满足
    D. 忧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台城杂诗七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的追求。李清照在诗中通过回忆往事,展现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而曹勋则通过秋天的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两者都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意象构建上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与主题,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研究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敬和栖霞先生鸟松阁作 敬和栖霞先生鸟松阁作 题定僧壁 征妇 春闺 忆旧作 积雨初霁与客夜谈,用王文学韵 中夏晚晴 燕居 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愀的词语有哪些 奋矫 奉行故事 铁丝 鱼霸 翻天覆地 鬯字旁的字 包含延的成语 鼓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家喻户晓 頁字旁的字 司成 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流风遗韵 白丁俗客 满堂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