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宫词三十三首》

时间: 2025-05-10 05:27:40

诗句

圣德隆昌纪绍兴,稍驯逆虏会清明。

须知不待黄河报,自有天威靖太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27:40

原文展示

圣德隆昌纪绍兴,
稍驯逆虏会清明。
须知不待黄河报,
自有天威靖太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绍兴年间盛世的景象,赞美了皇帝的德政和国家的安定。诗人强调,无需等待黄河的水来报告国泰民安的消息,因为上天的威力已经平定了动乱,带来了太平盛世。

注释

  • 圣德:指圣明的德政。
  • 隆昌:国家政治繁荣昌盛的状态。
  • 纪绍兴:诗中提到的时间背景,即绍兴年间。
  • 稍驯逆虏:指逐渐驯服了外敌,恢复了国家的安宁。
  • 天威:天的威力,指上天的旨意或神力。

典故解析

  • 黄河:古代中国的象征,多指国家的安危与民生状况。黄河水的变化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兴衰。
  • 清明: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德明,号子明,南宋时期的诗人,官至太常博士,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作品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绍兴时期,正值宋朝在经历金朝的侵略后,逐步恢复国力、安定民心的阶段,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前景的乐观与对统治者德治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宋代的繁荣与安宁,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前两句“圣德隆昌纪绍兴,稍驯逆虏会清明”直接点明了国家的强大和外敌的退却,反映了当时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而后两句“须知不待黄河报,自有天威靖太平”则更进一步,强调了天命与德治的关系,暗示只要有明君,人民自会安定,无需天灾来警示。整首诗调子积极向上,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圣德隆昌纪绍兴”:强调在绍兴年间,统治者的德行和政治的昌盛。
    • “稍驯逆虏会清明”:外敌逐渐被征服,国家政治渐趋清明。
    • “须知不待黄河报”:无需等到黄河的变化来告知安危。
    • “自有天威靖太平”:天的威力自会维护国家的平安。
  • 修辞手法

    • 本诗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圣德”和“天威”形成了因果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扬国家的昌盛与稳定,强调明君的德治能够带来真正的繁荣。

意象分析

  • “圣德”:象征着国家的明君与良好的治理,暗示着政治的清明。
  • “天威”:象征着自然和天命的威力,显示出国家安全的神秘保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圣德”指的是: A. 统治者的德行
    B. 自然的力量
    C. 外敌的退却

  2. “须知不待黄河报”意指: A. 黄河的变化会影响国家
    B. 明君的德治无需外力干涉
    C. 国家需要依靠黄河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观
    B. 愤怒
    C. 乐观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描绘壮丽山河,表达对国家的期望。
  • 《春望》:杜甫的诗作,表现乱世中的忧国情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个人思乡之情。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展现豪放与对国家的期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宋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京邸岁暮送其白弟暂返梁园即赴南昌郡幕 其二 京邸岁暮送其白弟暂返梁园即赴南昌郡幕 其一 圆通阁寺门即目 盱眙 郯城 冬日过农部伯父园亭感赋 其二 雨后同卢龙孙金廓明羊月生朱嗣殷过饮刘睿生家纪事 赠汪舟次兼怀吴野人 同梅杓司夜泊河桥 赠宋楚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戴头识脸 豆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关山迢递 鱼我所欲也 泰山压顶 急急忙忙 画角描头 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俳嬉 鬯字旁的字 险世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豸字旁的字 闻所不闻 藠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